请问京津唐城市群在全国三大城市群中的区位条件如何?是不是工业的?最好是自己写!!

1.地理环境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在内的环渤海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环渤海经济区具有以下优势。

地理位置绝佳。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接壤中国北方的海上门户,有着“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和大连港,是华北和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广阔,几乎囊括了半个中国。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已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基础工业雄厚,工业体系完整,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高,研发潜力巨大。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发机构和信息文献机构、1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这一地区,特别是北京和天津,是中国知识最密集的地区,可以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该地区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和能源短缺。此外,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困难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今后应加强农业建设,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发挥交通发达、科技人才集中、钢铁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钢铁、石化、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业、旅游等第三产业。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京津唐合作的核心是京津唐地区。京津唐区域合作对京津冀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今年,京津唐地区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京津城市总体规划相继获批,天津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河北唐山曹妃甸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最大的项目集群。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代表的京津冀区域合作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促进区域合作,打造京津唐“金三角”,意义重大。

2。各自的优势

京津唐经济发展各有优势,北京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有加工制造等优势,唐山有重化工业、资源、港口等优势。三方优势高度互补。如果加强京津唐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三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韩世远认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北京和天津因各自优势,协调产业结构。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北京致力于R&D和关键技术,而天津则从事制造业和R&D转型。

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在资金、管理方面有政策优势,天津在物流、仓储、加工、分装方面有优势,在组织物流方面有优势,所以总部可以设在北京,但仓储可以设在天津。

唐山在河北省未来发展中肩负重任。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提出,要把唐山建设成为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龙头。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说,唐山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冶金工业是唐山的第一支柱产业,不仅是规模,更是技术升级,为与京津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基础。目前,首钢在曹妃甸与唐钢共同成立了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3。区域合作体现辐射效应。

目前,京津唐合作的趋势已经出现。记者在曹妃甸看到,天然深水良港曹妃甸正在紧张建设,首钢与唐钢合资成立的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也将落户曹妃甸工业区。该项目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钢铁产业调整,投资677亿元在河北省曹妃甸新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预计2010年钢铁年产量将达到950万吨和868万吨。

京津高速铁路和第二条京津高速公路等京津之间的交通建设已经大规模启动。京津唐科技新干线的建设也为两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北京的一些高科技公司已经到滨海新区寻找商机并进入企业孵化器,而一些大型贸易公司也在滨海新区设立了物流基地。

在唐山,曹妃甸至天津汉沽的沿海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与滨海新区滨海大道相连后,从曹妃甸到天津港只需20分钟车程,这将为两市未来的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来说,凭借其诸多优势,正在成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龙头。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滨海新区不仅是天津的新区,也是京津冀和环渤海的新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与京津冀紧密合作势在必行,打造京津唐“金三角”是滨海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一步。

尽管京津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开展了一些合作,但三地之间仍存在一些基础性缺陷,如缺乏整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地域认同感不强;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差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合作发展的障碍。专家呼吁京津唐三地通过政府推动、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资产整合等方式推进城际合作,在京津唐一体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4.产业分工

数据显示,北京和天津的制造业产业结构非常相似,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最高为0.96。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区域内资源难以合理流动,限制了市场机制下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韩世远认为,京津合作应该在产业结构上进行协调。从北京的情况来看,2005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是全国少数几个真正达到产业结构高级阶段的地区,消费型城市特征明显。但总体来说实力不强,影响了北京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带动。北京虽然把首钢搬走了,但是两个城市相同的产业还是太多,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调整。不是说北京完全发展不起来产业,而是要探索如何整合、协调京津两地优质资产的发展,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比如汽车行业,北京的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而天津的年产量将达到40万辆左右。因为两地汽车产业都是与外资企业合作,受外资牵制,两地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发展国内产业。北京致力于汽车研发和关键技术,天津是制造业。电子、化工等其他行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作为面向世界的工业基地,发展民族工业是天津的重要目标。在制造业方面,北京可以发展设计研发实力,搞高端装备成套。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合理定位两市,合理分工两市,从政府层面推动。

5.概观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和河北东部重要城市唐山之间的三角地带的广大区域。土地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人口2975.8万人(占全国的2.4%)。她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在华北和东北的交界处。北依燕山山脉,西依太行山,东临渤海湾,是太平洋彼岸通往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北方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以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具竞争力、发展最快的都市经济圈之一。其辐射带动作用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地貌多样,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主要河流分别属于海河和滦河。境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盛产玉米、小麦、大米、花生、棉花、蔬菜、干鲜果品等农副产品。唐山素有“冀东粮仓”之称,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是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矿产地,如开滦煤矿、京西煤矿和迁安铁矿。海岸线长349.8公里,极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海岸”具有广阔的海岸环境容量。中国四大盐田之一的路畅盐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和渤海湾主要渔场均位于此,为京津唐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北京为代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名胜古迹的展览馆和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有世界古代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历代皇家园林的杰作、南北私家园林的精华的颐和园,北京猿人遗址,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天坛,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 有“蓟北锁钥”之称的蓟县黄崖关长城,等等。 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区域,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唐地区GDP年均增长10.1%。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33.3亿元,是1979的20.4倍。人均GDP 16914.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7、44.2和49.438+0。

京津唐是中国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初步建成了以棋盘路、环形路、放射状干道为骨架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首都机场是中国的航空交通枢纽和中转中心,已开通了69条国际航线,通达3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大城市。新建的北京西站是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中心。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外贸海港。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邮电通信的主要枢纽,通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基本可以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加大了城市供水供热工程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拥有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汽车、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都很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带动工业发展的龙头。200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6654.38+5亿元,利税59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1%和44.2%。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65438美元+0.94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65438美元+0.5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占全国的10.2%。经济圈内有10个国家级开发区,为外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科技文化水平全国最高,是全国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开放教育中心。科教优势成为这个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据2000年统计,本地区中等教育人数达到1362.4万人,高等教育人数(北京和天津)达到318.7万人。有科技活动的约28万人,占全国的8.8%,发明专利授权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京津唐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合作交流的窗口,更具吸引力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