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 -47步枪介绍
AK系列设计于1944。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二战时期德国MP44-中威力子弹半自动步枪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带有旋转锁紧机构、能够连发射击的样品枪(称为AK-46),成为AK系列枪械的雏形。经过一系列测试,包括在沙地、泥地等恶劣环境下的严格测试,对导气装置和活塞系统进行了改进,最终完成了AK-47。
有一些说法称,卡拉什尼科夫借用了以下枪支的设计:布基纳法索的TKB-415[3],西蒙诺夫的AS-44或AVS-31[4]。这种说法当然不可信,但至少有证据表明雨果·施迈泽在战后“协助”了卡尔诺夫斯基的工作[5]。
1947,被选为苏军标准装备;1949年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定型并正式量产。1951年,前苏联军队装备完毕,接替SKS。1953年,变速箱生产工艺由冲压改为机加工,大量装备苏军。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的标准装备。1980年代,小口径版AK-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AK-47系列逐渐退出苏联前线装备。
AK-47系列步枪在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名声大噪,AK-47及其中国仿制的56式大规模武装越南正规军和游击队,证明了这种自动武器在丛林环境中受到士兵的信赖。
越战初期,流传着许多美军士兵抛弃了笨重的无法适应热带雨林恶劣条件的M14自动步枪或早期因清洁套件不足、枪支清洁训练不足而故障频发的M16突击步枪,转而使用战场上缴获的AK-47,因为AK-47系列步枪可靠性极佳(卡弹率远低于M16),且操作简便、密集。但这种说法在倾向于褒俄贬美的国家可能有些夸张,因为大量的例子表明,美国人M16在失败后的做法就是排故。美国也没有生产AK-47专用子弹。越南人还使用大量从美军和南越部队缴获的美制武器,如M16。
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拿AK-47更像是一种收集战利品的行为,而不是作战需要。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战争中被推翻后,美国训练的伊拉克新军既使用美制枪支,也使用AK-47。
在以色列与周边伊斯兰国家和圣战组织的长期斗争中,埃及、叙利亚等国的武装力量也广泛使用AK-47,这也是伊斯兰圣战组织(如真主党、哈马斯)的典型武器;当以色列军队获胜时,一些以色列士兵缴获了敌人的AK-47,并将其投入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和黎巴嫩的战斗中。
世界上至少有82个国家装备了AK-47系列,苏联向世界各地出口了AK-47系列步枪及其制造技术。由于AK-47的结构出奇的简单,经久耐用,使用灵活方便,而且在黑市上很便宜,所以它的可靠性甚至不能和其他改进的AK相比。因此,AK-47系列步枪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被军队或反政府武装广泛使用,一些地区的冲突各方也经常装备AK-47系列。
另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抄袭或者授权AK系列的,包括;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至今仍在生产。AK-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步枪设计路线,比如以色列、芬兰、中国等等。
AK-47系列步枪是使用最广泛的枪支之一。在轻武器历史上,只有马克沁机枪、毛瑟Kar98k步枪和勃朗宁强力手枪可以与之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也因为AK系列步枪在世界上的广泛使用而被称为“世界枪王”。但是因为苏联没有专利制度,卡拉什尼科夫说他没有从AK-47上赚到任何专利费,否则他早就是亿万富翁了[7]。
1970年代,民间有一句妙语:“美国出口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索尼,苏联出口卡拉什尼科夫(意为AK系列)。”但根据前苏联的统计,世界上90%的AK-47系列自动步枪都是仿制品,真正的产地在前苏联只有10%左右。
根据不同的统计,AK系列包括无牌仿制品,产量从3000万到1亿不等,可能是有史以来累计产量最大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