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有些西瓜太甜:太多了!请问西瓜生长过程中有没有涂抹过什么增甜药水?明白真相。

首先,西瓜注水已经被各大媒体证实为谣言(相关报道附后),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也做过实验论证。

关于西瓜的生长,瓜农使用相关化学物质使其变得更甜是事实,并未被证明对人体有毒性。

西瓜增甜八法

1.糖精豆增甜法:将500g糖精溶于大锅水中,煮沸后加入5-10kg黄豆,继续将水加热煮沸至水干,使糖精充分渗入膨大的黄豆中制成糖精豆,再将糖精豆与5kg硫酸钾、5kg联胺、10kg草木灰充分搅拌,然后在西瓜膨大期开沟施入,可提高产量。

第二,多施含钾农家肥增甜。西瓜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全生育期所含的天然钾能促进甜瓜幼苗生长,加速糖分积累,提早成熟。整地施肥时,要选择一些钾含量高的农家肥,如鸡粪、羊粪等,少用含氮量高的粪肥,这样西瓜才会整齐、好吃、甜。

第三,应用活性生物钾增甜。活性生物钾是一种高科技生物肥料,内含上亿株高效活性微生物硅酸盐细菌。它能分解转化土壤中的含钾矿物质,将无效钾转化为有效钾,持续释放有效钾供植物吸收。能促进西瓜的生长发育,使叶片深绿色,果形规整、大而整齐,运输糖分快,可增加甜度1-1。

第四,喷保有机肥和西瓜王增田。在西瓜生产中,用大庆油田宝二西甜瓜专用有机肥2袋加1瓶西瓜,加水30公斤(盆)叶面喷施,在苗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一次,可有效提高糖分积累,改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含糖量1-1.5度。

5.植物油增甜法:待西瓜座稳定后,在距离西瓜根部20cm处用尖木棒钻一个孔,深度10cm,取5克植物油或油渣(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等。)并涂抹,然后用土封紧,或增加含糖量0.5-1度。这种方法可以和追肥结合使用。

六、喷洒稀土溶液增甜。喷施稀土可使叶片变大,叶片变暗,果实膨大较快,瓜形直,耐贮性好,产量增加18.4%,含糖量增加15%。一般晴天下午喷,喷3-4次。

七、激素治疗增甜法。在开花幼果期,用刷子蘸0.1赤霉素溶液一周,不仅能提高座果率,减少化瓜,促进果实膨大,还能增加甜度1度以上。

八、喷洒自制增甜液增甜。将150g硼砂(四硼酸钠)、100g蔗糖或100g糖精和50g氯化钙加入100kg水中,充分溶解,在西瓜膨大期的晴天下午喷洒。每100kg增甜液可喷西瓜3亩,可增加甜度20%。

-

你买“注水西瓜”回家了吗?

提醒:尽量不要去流动摊贩买小贴士:剪个三角形更有用。

记者何志华实习生袁艳芳

本报6月21消息?买回家的西瓜一碰到水就爆开了。我仔细一看,发现西瓜中间有两个小洞,裂开的西瓜还流出了水。长沙的吴先生怀疑自己买到了“注水西瓜”。

惊喜:西瓜碰到水会爆开。

吴先生介绍,20日下班回家路过建湘新村一家水果店,花12元买了一个西瓜。"我一把它放在水龙头下,西瓜就裂开了。"

吴先生拿起西瓜仔细看了看。他发现西瓜太红了。他用手从裂开的西瓜嘴里撕下一小块,尝了尝。味道很淡。“全熟的应该很甜。”仔细检查后发现,瓜皮中间两侧有两个小洞,洞周围还在渗水。

老板:我不承认西瓜有问题。

“买的时候没注意,天也黑了,老板用塑料袋装好后我就拿回家了。”吴先生在网上查询发现,吃注水西瓜会拉肚子,因为注入的水可能携带大量细菌,特别是肠胃不好的人。

当晚7点半,吴先生带着西瓜来到水果店,但老板拒不承认有问题。而是说吴老师自己回家拿东西捅了西瓜。

商贩:西瓜注射不太可能。

记者随后走访了一些农贸市场和超市。“注水西瓜不甜,口感差,不耐放。它们过一两天就会烂掉,天气变热更快,气味难闻,所以瓜农或商贩不会轻易冒险,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水果摊贩纷纷表示,不排除个别流动摊贩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想做一次生意,卖了也不怕闹。不过开店的顾客大多是熟客。如果注水,就相当于赶走了他们自己的客户。”

调查

市民:“一直有流动经销商在卖。”

有人卖注水西瓜?大部分受访市民表示不知道,但也有人告诉记者,他们遇到过流动商家卖注水西瓜。“它是降价出售的,有些人是便宜买的。结果他们打开西瓜一看,发现全烂了,瓜蒂上还有小洞。”

市民普遍表示不会买小摊贩的西瓜,还是水果店和超市比较靠谱。

记者从网上搜索了解到,确实有人给西瓜注水增重,或者注入糖水增甜,但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工商:现场协商退瓜款

21上午10,开福区工商分局工商所工作人员来到吴先生购买西瓜的水果店。仔细检查了店里正在销售的西瓜,没有发现注水的情况。

工商执法人员认为,吴先生买的西瓜只是中间两边各有一个洞,而且是对称的,极有可能是运输过程中被挤压造成的。同时,西瓜本来就有很多水分,所以受损的部分会漏水。在工商执法人员的交涉下,店主忍痛退还了吴先生的瓜款12元。■记者?何志华?实习生?袁

小知识

如何选购西瓜

首先,瓜皮注水后容易变软,所以买西瓜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瓜皮有没有被针扎过的痕迹;

其次,检查瓜皮是否变软,用手轻拍西瓜。好瓜的声音清脆,水瓜的声音沉闷;

再次,西瓜的含水量是一定的,如果偏了,可能是注水瓜。

专家建议,消费者可以买半个西瓜,或者当场切成三角形。这种方法虽然是传统的,但是避免水淹西瓜还是很有效的。

新闻链接

“受苦”的西瓜

关键词:膨胀剂

5月7日,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大路村瓜农刘明锁和村里其他瓜农在大棚种植的西瓜,在施用“西瓜膨大增甜剂”后大面积爆裂。事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的检验报告证实,丹阳西瓜爆炸并非使用膨大剂所致,“膨大剂”只是正常的肥料,但今年西瓜销售仍出现连锁反应,各地西瓜普遍滞销。

关键词:廉价伤害农民

受南方持续降雨和西瓜集中上市影响,广西南宁西瓜收购价不断下降,目前收购价仅为每公斤0.2至0.6元。“这种西瓜卖到0.7元/斤也不亏,但这年头连0.4元都没人买了”,瓜农抱怨道。由于交通堵塞,无法向北方运输,低价西瓜大多滞销,瓜农损失惨重。

-

一条微博引发热议:打针西瓜真的存在吗?

“掺水西瓜”?不实用!

□本报记者郭/摄

日前,微博中一则关于西瓜注射液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微博称:“黑心商贩把针对准未成熟的西瓜,注射违禁食品添加剂——甜蜜素、胭脂红!但闻起来不像西瓜。使用的添加剂有破坏肝肾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毒性!”发帖人还附上了两张西瓜的图片,并指出第一张图中的黄带是注射留下的痕迹,第二张图中果肉上的圆孔是注射位置。这条微博让很多网友“闻瓜色变”,随后这条微博被网友指出是谣言,被删除。

尽管删除了微博,但这则新闻还是引发了大众心中对西瓜安全性的质疑。西瓜是夏天很受欢迎的水果,但是消息曝光后会影响西瓜的销量吗?市面上的西瓜可以吃吗?有注水西瓜吗?记者据此进行了走访。

网络:从实验中很难看出真相

市场:商贩和农民否认专家:西瓜打针不实用

其实早在2006年就有“注射西瓜”的传闻,导致西瓜滞销。当时相关专家专门做了一个西瓜“打针”的实验。注射一个半小时后,针孔开始变黑,断断续续出现红水。切开西瓜,发现注射部位和注射部位已经变质,但注射的药水没有扩散。18小时后,橙色液体不断从针孔中流出,且流速在增加。32小时后,橘黄色的液体从针孔汩汩流出,伴随着白色的泡沫,西瓜被切开了。注水部位已被侵蚀,但未注射部分完好无损。

鉴于最近网上“注水西瓜”的新闻,很多现实主义者甚至自己实验找出破绽来反驳谣言。一位网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注射针头很难插入西瓜皮,甚至会导致西瓜开裂。一位名为“单眼皮小艾”的博主用附图做了发言:“实验证明,“打针西瓜”只是一个传说,打针西瓜的果肉颜色特别鲜艳,红色不自然不均匀,吃起来甜度分布不均匀。而且注射后的西瓜更容易腐败变质。专家表示:“根据实验结果,注射西瓜不可行,效果也不好。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是这种情况,卫生监督部门应该严格整改。"

但是,还是有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怀疑。有的人买西瓜觉得奇怪,都拍照验证是否买了“打针西瓜”。

市场:商贩和农民否认。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农贸市场和水果摊贩,就西瓜质量问题与摊主交流。在贝隆市场附近,记者看到几个卖西瓜的摊位。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不是瓜农。这些西瓜都是从水果市场批发过来的,质量问题他也不了解,但是就目前的西瓜切割情况和销量来看,是没有问题的。针对“注水西瓜”的问题,摊主告诉记者,最近很多顾客对买西瓜都有些疑虑,但他们卖的西瓜可以剖开让市民选择,所以市民买起来更放心。记者看到,切开的西瓜上有黄色条纹,但西瓜皮上没有针孔。摊主笑着说,这种现象很正常,不是打针或者方法不当造成的,因为夏天雨水多,有些西瓜泡在水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西瓜味道一般,水分很多,但绝对是正常瓜,但“这种西瓜卖不了好价钱。”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的一个水果摊,在众多水果中,西瓜也非常抢眼。记者对西瓜的质量表示怀疑,问老板能不能切。老板摇摇头说不行,西瓜必须整只买。同时,他还表示“这些西瓜很漂亮,肯定不会坏。”在庄附近的一个西瓜大排档,老板娘告诉记者,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种出来的西瓜肯定有好有坏,但不可能做手脚。“西瓜不难种,市民也不傻。西瓜要剖开来看甚至挖下来尝,有没有针孔、颜色不同、口感好都很明显。而且西瓜皮比较硬,但是肉容易烂。如果有注水,很快就会变质腐烂,出现针孔,肯定卖不出去。”

专家:西瓜注射液不实用

有专家认为,“注射西瓜”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保存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但生长过程中确实存在使用催熟剂等激素的西瓜。比如市场上的一些瓜,切开后是红白相间的,这些西瓜多为催熟瓜,口感一般,不够甜。如果按照自然规律生长的西瓜成熟了切开,西瓜籽是深褐色的。买瓜的时候可以听听声音,把耳朵贴近西瓜,用手掌拍西瓜或者用一个手指弹。如果是熟透的瓜,会发出“砰”的一声,很饱满。如果声音生硬,可能是生瓜。纹路清晰、表皮光滑的西瓜会比纹路不清晰、表皮粗糙的西瓜好。此外,专家提醒,买西瓜除了观察外观颜色外,最好让卖瓜人切开看看,购买果肉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