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疼痛难忍?中医教你一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我之前有个40岁的男病人。他说右第一关节肿痛复发3年,加重2天。平时特别喜欢吃麻辣肥美香甜可口的产品,也因为工作需要,应酬比较多。三年前因体检发现血尿酸偏高,并未引起重视。后来由于饮食不当,经常发生痛风。这次和朋友聚餐,吃了很多肉,喝了酒。第二天早上突然感觉第一跖趾关节灼痛,不能在地上行走。我见过他舌质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细,多因脾胃虚寒,感外邪,劳累,情志,饮食等因素,加重痰湿阻塞,可诱发痛风。患者喜欢吃肥的,甜的,厚的,喝酒。时间长了,脾失去了健康,水就没有办法运了。水湿则不聚,产生痰,痰浊于血。湿浊凝滞久而久之就转化为浊瘀。浊瘀流入经络,引起关节肿痛,不利于活动。如果浊积血瘀,腐转毒,则形成结节,关节变形,脂肪液流。湿热毒瘀痹,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脾气虚则清气不升,浊气难降,气滞则血瘀。此外,脾气失固,血溢也可阻滞经络。
“痛风”属于“痹证”范畴,苏文《痹论》云:“风、寒、湿相混,合则痹,其风气之胜则痹,湿之胜则痹。”元代朱丹溪在《痛风论》中也说:“患痛风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血热而自发沸腾,血是凉的。后来,他们或涉入冷水,或搭湿地,或扇风纳凉,或躺在风中,外面寒气袭人,汗浊涩涩,疼。”清代林在《辨证论治》中说:“痛风、痛痹也是一种病。起初是由于寒湿阻阴所致。时间长了就变成热疼,到了晚上就更戏剧化了。”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湿浊、浊积血瘀、腐生毒。一般来说,痛风的急性发作是浊、瘀、热,常见的是关节灼痛,皮肤红痛,痛得摸不着。但慢性痛风常见关节肿胀、持续、隐痛、肤色暗红、局部无烧灼感、起病缓慢,是寒凝血瘀的表现。
痛风的调节主要靠饮食来控制。痛风主要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有关。食物中嘌呤摄入过多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入。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情绪调理,因为疼痛比较严重,容易烦躁。痛风患者要注意运动,避免无氧代谢增加。
所以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更多中医养生问题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