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是谁发明的!
塔式起重机又称塔式起重机,起源于西欧。据记载,第一个建筑用塔式起重机专利是在1900年颁发的。1905年出现了带固定塔和吊臂的起重机,1923年制造出了现代塔式起重机的雏形,同年出现了第一台比较完整的现代塔式起重机。1930年,德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塔式起重机,并在建筑中使用。1941年,出版了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德国工业标准DIN8770。标准规定,用吊重(T)与振幅(M)的乘积(tm)来表示大扭矩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
塔式起重机塔尖的作用是承受来自起重臂拉绳和平衡起重臂拉绳的上部载荷,并通过回转塔、转盘、轴承座等结构部件直接传递给塔身结构。自升式塔架顶部有截锥柱、向前或向后截锥柱、人字架和对角支撑架。所有的上回转塔式起重机都需要配备平衡重,其作用是支撑平衡重,以构成设计所要求的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了配重之外,它的尾部还经常安装一个提升机构。起升机构与配重一起放置在平衡臂的末端,可以起到部分配重的作用,增加绳筒与塔尖导向轮之间的距离,方便钢丝绳的缠绕,避免乱绳。配重块的大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平衡臂的长度与吊臂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平衡重量相当大。一般轻型塔吊至少要3 ~ 4t,重型塔吊要近3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