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PL01坦克和俄罗斯T14坦克谁更厉害?一个是第一种隐身坦克,一个是第一种第四代坦克。

T-14不是四代坦克,而是吹壳用的气球货。你可以发现,2014年T-14交付实验后,俄罗斯掉头解封了所有因为无法继续生产而无法使用的T-80坦克。增编后组建了精锐装甲旅,而T-14则用于替换非常糟糕的T-72A系列和老旧的BMP-2装甲车,并不涉及替换T-72B和T。

至于为什么,知道了T-14的排名之后,再来看看其他坦克的实力。

众所周知,这期间俄罗斯士兵一个个被吹翻。目前他手里除了T-80以外的所有坦克的装甲都与申报的结构不符。实际情况符合冷战时期一些关键材料的生产能力。比如T-72B推广的防弹衣就是80mmha +140mm FRP +4层25mm均质钢间隙装甲+80mm约束陶瓷复合装甲+140mm FRP,可以说是很厚了。但是爆破的时候发现实际情况只有140mm玻璃钢+3层25mm缝隙装甲+80mm背板。炮塔和车体不是氧化陶瓷材料,只是填充了石英砂,比宣传的低一倍多。T-72B的车体用于T-90,T-14也是T-72的制造商乌拉尔工厂的产品。这家工厂以前只生产苏联的低端坦克,主营业务是拖拉机。可以猜测一下T-14可以使用的技术。

事实上,T-80装备了俄罗斯唯一的陶瓷复合装甲。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陶瓷材料不是我们锅碗瓢盆用的陶瓷,而是经过金属结晶处理的特殊陶瓷材料。它看起来像一种特殊的合金,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弹性。生产技术要求极高。即使是比较低端的切割金属的专用刀具材料,在2010之前都是美国和日本的专利产品,现在也只有美、日、德、英五国能生产。其中德国和中国都是美国转让的技术,德国的等级更高,达到军用等级,中国是民用等级。苏联的陶瓷装甲也不例外。其生产设备是半中立非北约国家海淘的美国货。不仅产量极低,T-80的配置也参差不齐。设备本身只能生产刀具的小块原料,性能还不如西方的装甲用氧化陶瓷。甚至有些T-80玻璃钢约束陶瓷球也只有设计密度的1/3,到处都是漏洞。上战场就相当于。苏联解体后,美国以支援的名义从乌克兰高价买回装备,彻底剥夺了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生产陶瓷复合装甲的能力。此外,苏联的工业中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所有主要设备都在那里生产。苏俄和中国的工厂主要生产动员装备,同时拥有部分飞机零部件生产和核武器生产的工厂,但没有主要装备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苏联解体后,高端设备的产能落到了波兰、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俄罗斯的乌拉尔工厂连一个高端底盘都造不出来。t系列火力更差。根据苏联自己的测试结果,其主力穿甲弹3BM42和3BM60甚至无法穿透T-72的猴甲,性能比同类美制武器M829至少差3倍。T-14的152mm主炮是乌拉尔厂生产的自行火炮用老产品。它曾被用作反坦克炮。它在罗马尼亚和立陶宛有很多装备,而且不是新产品,火力也不比现在的125mm2A46强。

此外,莫斯科所有车辆的所谓数字化水平极低。由于数量有限,在俄罗斯即使是民用产品也买不到最好的。热像仪和遥控瞄准器都是电脑城设备。没有数据链和数字信息系统,通信还是靠吼。T-14本质上是通用重型战车底盘+各种遥控炮塔,有统一的转台规格,与俄罗斯现在的T-72相同。在同一技术水平上,俄罗斯和非洲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基础工业(如采矿、炼钢)相对更好。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波兰是苏联前线主要装备的生产和研究基地之一。苏联解体后,还在技术上生产和改进苏联的主力武器,比俄罗斯好不了一点。一些认为波兰没有造坦克的人显然不太了解苏联。波兰现在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不再是苏联肚子里的红白肌肉球。加入欧盟后,波兰人均GDP比俄罗斯高一倍,在技术上也被欧洲免费享用。它生产的设备已经非常数字化了。PL01是全数字化坦克,连炮塔舵机都装有齿轮来加速。再加上其特有的雷达红外隐身能力,存活率、反应速度、攻击精度、态势感知都是秒。俄罗斯不知道有多少条中欧铁路。至于有些人怀疑它的隐形,德国豹2革命和义和团的装甲车的隐形外壳挂件是直接购买的波兰技术,自然是经过了严格的测试,证明了它的有效性。现代战争讲究的是反应速度和侦查水平。如果你看不到它,你就不能攻击它。而且P L01配备了豹2的火力系统。德国的RH120和DM53虽然达不到M1A2的空前杀神水平,但是超过俄罗斯两次也不是问题。战争不像游戏里鼠标离对方不到500米,对方头上没有名字帮你表明立场。只要侦察和隐蔽能力稍差,就会导致1和0的差别。

俄罗斯信徒也要睁大眼睛,认识到19世纪俄罗斯武器系统的思想早已落后于时代,不可能靠吹来提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