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绘画概述

平面法是“平面整体表示法”的简称

1,平法的生成:

传统的国内设计方法效率低下,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重新设计,所以设计效率高,质量有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了加固面积,具体的加固方法由施工公司来做。因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必须改革。

2、平法原理:

设计流程: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 >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可以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现在结构工程师完成的是创意设计部分(创意劳动),节点结构和节点外的结构都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而是复制的规范。(注:节点结构算不出来,但经过研究人员测试。传统的单组分正投影表示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为一谈,节点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基于此,出现了结构标准化、结构标准化的思想,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即平面整体表现来表达创意设计。平面的总体设计方法包括两部分:表示法和标准画法。接头结构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力增加。

3、平法的应用:

1991年9月,调平方法开始应用于山东的工程,调平方法开始普及。结构图适用于所有部件,平面图上都有,去哪看都很方便。平法出台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他们为国家贡献了专利,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专业人士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士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扁平化方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可以提高效率两倍以上,可以改善我国结构部门人员配备不合理的状况。现在有建筑师3人,结构工程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