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衍生的代谢物

这种代谢的主要产物是二酮哌嗪、异腈、肽(肽)和肽醇(肽醇)。

6.2.5.1二酮哌嗪

这类物质来源于环二肽,由两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结构单元为表聚硫哌嗪-2,5-二酮。胶质毒素(127)来自黄褐革兰氏阳性菌,对真菌和细菌有很强的抵抗力。由于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它还没有被用于医学临床。胶质毒素是一种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其生物合成是L-苯丙氨酸和L-丝氨酸的环二肽途径(Kirby等,1980)。当硫酸根中的S原子加入到胶毒素中时,芳香氧化物可能在合成过程中起中间作用,在绿木霉中形成R and R。表三硫(128)来自绿色木霉,并且它通常从P.terlikowski中分离

格列韦林(129)本质上属于二酮哌嗪,来源于两个苯丙氨酸的缩合反应,尽管结构复杂(Stipanovic等,1994)。简单二酮哌嗪(130)来源于康宁木霉(黄等,1995a),含有酰胺结构,介于脯氨酸和亮氨酸之间。它们也是从毛壳属物种中分离出来的。、黄萎病菌。和顶孢霉属物种。从长枝木霉中得到一种胶质毒素类似物(1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MIC = 13μ g/ml (Nakano等,1990)。这类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图6.12所示。

图6.12来源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二酮哌嗪。

6.2.5.2异腈衍生物

具有异氰官能团的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特征,其C链上连接着一个N原子,通式为RNC,具有挥发性和恶臭气味,长期以来受到化学家的关注。从木霉获得的异氰具有典型的五元环结构,并且被烯基、羟基和环氧基氧化(Chang,2000)。研究这类代谢物的结构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它们不稳定,很多文献对其结构的描述存在混乱。有人发表过关于结构修改的讨论,本章提到的大部分结构都是修改后的。这些物质主要来自哈马锥虫、哈茨锥虫、康宁锥虫、多孢锥虫和绿色锥虫

黄青霉素于1956年从P.notatum中分离出来,在10年后发现了第二种代谢物——dermadin(132 ),它含有一个官能团,其抗菌活性在专利中有所描述(Coats等人,dermadin的酯化衍生物(133)来自T.hamatum(Brewer等人,1979 ),然后是异氰酸F(65433136)和螺内酯(137,138),两者均来自钩毛绦虫菌株HLX 1379(Boyd等人,1991)。绿木杀真菌素(139)也从T.koningii中分离,它是黑色素合成的抑制剂。对家蚕幼虫血淋巴进行了测定,发现在通风和光照条件下,血淋巴可由黄色变为黑色,IC50 = 13.1 μ g/ml。对照曲酸的IC50为397 μ g/ml,其结构已通过化学方法和X-射线晶体分析得到验证(Brewer等,1979)。

异氰素A (140)、B(141)、C和D(142)来自于钩毛蕨,分析证实异氰素C为绿木霉菌毒素,异氰素C为霉菌毒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的生长(IC50范围为0.2 ~ 12.5 μ g/ml),可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藤原等布鲁尔等,1982)。

化合物143、144是羟基-环戊基异腈结构,141是来自哈茨木霉的MR304 A(145)的异构体(Lee等人,1995b)。MR304A能抑制比基尼链球菌和黑色素瘤细胞B16的黑色素合成,并能抑制蘑菇的酪氨酸酶活性,但无抗菌作用。哈茨木霉MR566B(146)和MR566A(147)对蘑菇中酪氨酸酶的抑制IC50分别为47μM和1.72微米,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mic分别为2.21微米和0.656微米。

从康宁木霉中发现了同宗配合蛋白ⅰ、ⅱ及其衍生物(148 ~ 152 )( Mukhopadhyay等,1996;Faull et al .,1994),这些物质对瘤胃细菌有抑制作用,还发现它们与疫霉菌的受精有关。卵孢子,还可以抑制哺乳动物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合成。

哈茨木霉能产生环戊烯酮A ~ C (153 ~ 155),对P388的细胞毒性分别为0.21μg/mL和1.25。

来自木霉的许多结构相关的化合物缺乏异氰基,例如由木霉产生的戊烯菌素A、B(156,157 ),并且它们的三维结构是未知的。然而,它们对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caspase-1)敏感。这种酶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它将无活性的前体-白细胞介素-1转化为活性形式,与炎症的发生有关(Matsumoto等,1999)。这类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图6.13所示。

图6.13衍生自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异氰衍生物。

6.2.5.3肽和肽醇。

有两种改进的二肽,命名为木霉环肽A和B(158,159),它们来自海洋绿色木霉,木霉酰胺B在体外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它们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IC50。木霉酰胺A对P388、A-549和HL-60具有弱的细胞毒性(Garo等人,2003;刘等,2005a).

肽醇是肽家族物质,包含高比例的不寻常的α,α-二羟甲基丁酸(Aib),一个包含氨基醇C-末端和一个酰化N-末端。多肽的亚族分类标准如下:长链多肽(18 ~ 20残基)、短链多肽(11 ~ 16残基)、liptopeptaibols(含7或11残基,N端油被乙酰基酰化)。

这个家族中的第一种物质是阿拉霉素(160),它是从绿色木霉中分离出来的(Brewer等人,1987)。虽然得到了它的晶体,确定了它的结构,但后来的研究发现,阿拉米星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物,至少包括65438。阿拉霉素主要有两种构型,一种是18位的谷氨酸,另一种是谷氨酸,主要抗G+菌。后来,从木霉菌中发现了该家族的大量代谢产物。粘帚霉属。以及其他生物(布鲁克纳等,1989),这些物质结构相似,只是在氨基酸的某个位置或少数位置表现出结构差异,反映了非核糖体代谢机制的特点。阿拉霉素对葡萄球菌属具有抗菌活性。对粪肠球菌的抑制浓度为365438±0μg/mL,对皮炎芽生菌的抑制浓度为65438±000μg/mL。小鼠口服LD50 = 80 mg/kg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稻瘟病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发现了木霉菌素和阿拉霉素。

具有20个氨基酸残基的次级代谢物在结构上不同于阿拉霉素,它们是来自绿色木霉的铃木林茨(161)和来自多孢木霉的多孢木霉(New等人,1996)、来自里氏木霉和梭孢木霉的副赛菌素和梭孢木霉(Ritieni等人,1995)、来自多孢木霉和康宁木霉的毛孢菌素(布鲁克纳等人,1990;黄等,1995b).

铃脲菌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00μg/mL和100μg/mL,对动物球虫病也有控制作用。给鸡饲喂0.005% ~ 0.01%的铃脲菌素,可预防柔嫩艾美耳球虫和艾美耳球虫感染(Katz等,1985)。从绿色木霉菌株的63C-I培养物中也分离到了铃脲菌素,结晶后得到SZ-A。通过HPLC-ESI-MS进行的结构鉴定表明,该物质的主要氨基酸组成和序列与之前公布的数据一致,只是在15位进行了乙酰化,其中21%为SZ-A4。序列为AC-ai b-Ala-ai b-Ala-ai b-Ala 6-Gln-ai b-Lx9-ai b-Gly-Aib 12-ai b-Pro-VX 15-ai b-VX 17-Gln-Fol。氨基酸位置改变如下:6(Ala/Aib),9(Vx/Lx),12(Aib/Lx),17(Aib/Vx)和15 (Val/Ivana) (Krause等,2006)。Paracelsins对七种重要的森林病原体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但对卤虫具有细胞毒性(Maddau等人,2009年)。

采用ESI-MSn-IT和GC/EI-MS方法对海洋长枝木霉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两组主要的肽醇,分别为长链(20个氨基酸)和短链(11个氨基酸)。利用该方法还鉴定了新的短链抗菌肽,发现了9个肽化合物,其中8个是新的结构物质,分别是木霉AI-IV (AIB9-PRO10序列)和木霉BI-IV (VAL9-PRO10序列)。还有之前发现的Pro6-Val7和Val9-Pro10等物质(Mohamed-Benkada等人,2006)。

康氏木霉菌株SMF2的代谢产物能抑制G+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生长。通过液相色谱和质谱证实了其结构,发现这些物质主要是已知的多肽,包括koninginins ⅵ、ⅶ和ⅷ,它们在较宽的pH范围和温度下具有抗菌活性,但在高压灭菌后仍保留,并且对蛋白水解酶不敏感。还发现koninginins (koninginins)对蛋白水解酶不敏感。

含有19个氨基酸残基的物质有:来自哈茨木霉的木霉属-九种(Bodo等,1985)、木霉属(Trichozianins = Trichozianines)Ta和TB(162)。163)抑制灰葡萄孢选择性渗透膜中β-葡聚糖的合成,但在加入磷脂酰胆碱后,这种作用被逆转,因为β-1,3-葡聚糖的合成也被抑制。来自T.koningii的Trikoningin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但对大肠杆菌无效(Auvin-Guette等人,1993)。来自长枝毛癣菌(rebuff at et al .,1991)的毛癣菌属,从糙伏毛癣菌、刺猬毛癣菌、毛癣菌、叠层石毛癣菌和绣线菊毛癣菌中分离的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具有预防和治疗真叶藓属植物的顶端枯萎病的功能。

第一个具有18个氨基酸残基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来自绿色木霉的毛毒素(Bruckner Hlimi等人,1985),并且从哈茨木霉中分离的trichokind和trichorzins的结构也得到证实。木霉pa ⅱ,pav ⅲ (164,165)对不同种软体动物的脂质体有破膜作用(Béven等,1998),六种木霉pa (18)。对嗜酸支原体、支原体、螺原体等8种软膜菌的抑制MIC为3.12 ~ 50μ m,氨基酸序列改变后仍有活性,如4、7位用Iva取代Aib,C端用Pheol取代Trpol。后来发现了一种18氨基酸残基的新多肽,命名为木霉属,一种携带游离C端缬氨酸的物质命名为毛霉素(Degen Kolb等,2006)。

其他短链肽包括来自绿色木霉的trichoverins(Bruckner等人,1992)和来自哈茨木霉的哈茨菌素HA(14-+04-残基)(Rebuffat等人,12)。来自T.koningii的trikoningins KB(11-残基)(Auvin-Guette等人,1993),来自T.harzianum的木霉Russell(Wada等人,65438)。和trichorovins)(Wada等人,1996)。来自长枝木霉的木霉a (auvin-guette等,1992)和来自绿色木霉的木霉-cenins (166)是脂肽醇的典型例子(Fujita等,不同于其他,来自多孢木霉的毛癣菌属ⅰ和ⅱ(167,168)用2-氨基-6-羟基-4-甲基-8-氧代酯化N-末端氨基酸trichopolyn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浓度分别为6.25μg/mL、65,438+000 μ g/ml和6.25μg/mL(OOKA等,65,438+0966),对大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5。

抗moebin (169)是一种驱虫剂,Hypelcins (170)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170。

钩端螺旋体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DNA不形成核结构,革兰氏阳性,是寄生在动植物上的病原微生物。这些特征使得钩端螺旋体成为抗菌肽研究的重要目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对肽的敏感性不同,这可能是由于真核生物质膜上存在甾醇。而钩端螺旋体的细胞膜,尤其是支原体和螺原体,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所以多肽的活性无法发挥作用。可以推断,钩端螺旋体的细胞膜似乎是多肽非特异性离子载体的靶标,多肽往往来自非核糖体合成途径。通过研究环孢素(171)的合成,表明外源氨基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吸收,用于改变代谢产物的结构。定向合成已在木霉属中得到证实。例如,在哈茨木霉和长枝木霉的培养基中添加Aib、Glu或Arg可以减少代谢产物的类型,有时还会产生新的类似物(莱克勒克等,2001)。这些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培养过程来获得所需的多肽物质。由于该家族的代谢产物结构相似,这里只列出部分物质,如图6.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