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研发费用?

通信行业周期性明显,企业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才能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企业的R&D投资一般计入当期利润表的R&D费用。投资者可以通过R&D费用的金额和R&D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即(当期R&D费用+当期资本化的R&D费用)/当期收入,了解独立R&D投资的强度和趋势。

但是,仅R&D费用的参考作用是有限的。比如,虽然部分企业的R&D费用增幅较大,R&D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相对于企业历史情况和行业横向比较呈现出正趋势,但这一结果只能说明企业在R&D的投入较大,未能充分反映企业的R&D费用和时间是否产生了效果,是否踩准了行业变革的步伐。

偏听为暗,同声听为明。投资者还可以结合相关非财务指标进一步分析R&D费用。比如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R&D费用连年稳步上升,R&D团队不断扩大,R&D费用收入比保持在7%左右。但是,将R&D费用除以R&D人员数量后,我们会发现,这家企业的人均R&D费用只有几万元。这似乎与财务报表中创造的企业“完整的”R&D费用和“强大的”R&D能力相差甚远。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为判断企业的“分割”率提供一些参考。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对自己的R&D产品的市场收入有信心,它会将R&D费用资本化,并将它们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中。然而,包括通信行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在选择是否融资时会更加谨慎,因为其市场竞争激烈,节奏多变。有些企业甚至更倾向于将R&D支出计入当年损益,即企业新增的R&D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大多没有资本化,没有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无形资产。因此,投资者不能仅通过财务报表中记录的无形资产金额来判断企业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价值,还需要结合对企业业绩变化的分析和披露的其他信息,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分支”率,判断新获得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