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胜的科学研究

主持完成“环氧棉籽油和大豆油无溶剂合成新工艺”,1992获商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在石油大学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参与了郭教授主持的“复杂流体高压相平衡及传递性质研究”。作为主要获得者之一,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7)。

主持开发“氯化聚乙烯产业化技术”1994并获首届中国工程师科技成果大奖赛优秀奖;自1998参与燕山石化公司年产5万吨间苯二甲酸工业技术开发,2000年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新产品,2004年5月通过技术鉴定。

2002年7月,“磷系永久阻燃涤纶纤维及织物”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技术鉴定;

2003年3月,“聚酯阻燃剂CEPPA工业化生产技术”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技术鉴定;

2005年4月,“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模型试验及应用研究”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验收;

2007年6月5438-10月,“间苯二甲酸连续多级结晶过程模拟”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J.Gmehling教授合作,基于Dortmund数据库将SRK方程对汽液平衡和密度的预测从1996改进到1997,并于2002年将UNIFAC模型和PR方程推广到聚合物溶液体系。到目前为止,研究工作已经得到了德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三次资助。

2001起,与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E.G .拉科夫教授合作进行化学转移反应研究;

近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