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系统有哪些级别?

太平洋汽车网根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中的明确规定,以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为基础,根据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是否存在设计运行条件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5级。

从上表可以看出,“0级”属于“紧急辅助”,车载系统只提供车道偏离预警、正面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紧急辅助功能。在这个层面上,车辆更多的是安全保护功能。

“Class 1”是“部分驾驶辅助”,即驾驶员和系统都有驾驶权,系统可以在设计工况下水平或垂直控制车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看到车辆有自适应巡航的功能,一般认为有1的能力。

“二级”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基本具备驾驶权掌握能力,系统能够在设计工况下对车辆进行水平和垂直控制。日常生活中,一般认为车辆同时具有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的功能,一般认为具有2级的能力。

“三级”实现了“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工况下基本可以完成所有动态驾驶任务。这里最大的区别是“设计运行条件下”这一条款限制了三级的运行区域,比如高速等封闭路段,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属于限制性条款。此外,在系统无法应对的情况下,车辆驾驶员或其他用户(如安全人员或遥控器)可以启动控制。

“4级”属于“高度自动驾驶”。在设计的工况下,系统能够完成所有的驾驶任务,并接管驾驶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自行处理所有情况,基本不需要驾驶员干预。但仍需注意的是,限制性属性仍为“在设计和运行条件下”。

“5级”属于“全自动驾驶”,是指系统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完成所有动态驾驶任务,接管动态驾驶任务,除了“在设计运行条件下”,是指这辆车可以在法定行驶范围内实现自动驾驶,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和接管。

二、高级自动驾驶的判断个人认为,高级自动驾驶的核心意义在于驾驶主体能否从驾驶员转移到车辆上。在上述分级标准中,L3以前属于作为驾驶主体的驾驶员,L3以后更多的是作为驾驶主体的车辆,L3本身就是驾驶员和车辆共同驾驶的阶段。

(图/文/图: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