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酸检测,它意味着什么?
核酸检测技术是直接检测病毒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其原理是将病毒核酸放大,使其成为视觉信号或直观的光电,进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具体操作包括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和核酸检测。
检查目的
核酸检测技术大多用于早期筛查源于病毒的感染性疾病。对于输血传染病,可以缩短从血液感染到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病毒性疾病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当用于检测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时,可以检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人禽流感H5N1、病毒性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冠状病毒肺炎-19。
检查过程
1.检测不同的病毒,需要取相应的样本,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尿液、血液等。以呼吸道病毒检测的咽拭子为例,需要使用一次性无菌植绒拭子+螺旋套管或1.5mL离心管在鼻咽部或咽峡部取样,在无菌取样管内折断拭子,丢弃尾部;取痰,若受试者能自行咳出,放入一次性无菌痰杯中,最好取晨痰,样本量≥1ml;如果受试者不能自行咳痰,需要人工吸痰,用吸痰管和储液瓶收集痰液。如果想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或肠道病毒,可以取血样或粪便样本。
2.采集后,按医生要求将样本放在指定位置。
不舒服的反应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如果用咽拭子取样是一种无创操作,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反应。如果采血,采血时可能会被刺破,有轻微的疼痛,但一般人都能忍受。
需要注意的事项
1.采样过程中,受检者应放松正确打开咽腔,按要求配合医生采样,采样后及时交给医生,以免污染样本,影响检测结果。
2.受试者可以只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也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具体以医生的诊疗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