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浮岛的建造原理

水上浮岛的原理是在水下预定位置放置预制混凝土等固定结构,然后拉出钢丝绳将复合纤维的浮岛结构固定在水面上,再在纤维材料上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漂浮的景观岛。

生态浮岛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技术,具有净化水质、恢复生态、改善景观等多种功能。通过在水体中构建类似人工湿地的结构,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实现生态修复。

生态浮岛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在污染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植物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后,释放出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加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复合纤维浮动湿地技术通过在水中构建类似人工湿地的结构,去除水污染物,实现生态修复。复合纤维浮动湿地可以直接作用于铺设的水体,满足各种水位变化的要求,适应不同水深,不占用土地资源,建设速度快,单位面积处理效率高。

浮岛的类型:

一、干浮岛

因为植物不与水接触,所以可以栽培大型木本和园艺植物。通过不同木本植物的组合,成为鸟类生活的好去处,美化景观。

二、潮湿的浮岛

1,第一代,主要用竹子和土工布制作,具有成本低,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无法维护的特点(注: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现如今这种方式在成本上已无优势)

2.第二代,主要是泡沫或者泡沫加金属紧固件,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但是强度不足,金属泡沫容易分离,泡沫本身就是白色污染,现在基本已经不用了(尤其是限塑令后)。

3.第三代,以PE产品为主,市场上以圆形产品为主,一般9-11平米,有百吉饼状的浮体,分体式种植篮。虽然克服了以上两代的缺点,但我国浮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寿命差异较大。市场和行业标准有待提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