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知识介绍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20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是就业领域最广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光学、电学、自动控制与检测、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结合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初步设计开发能力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电气、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

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和机械零部件的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机电一体化基础理论知识和中级专业技能及良好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管理和技术改造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与编程等。

三、技能训练:钳工实训、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电控制技术课程设计、PLC、单片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与设计。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证书:

(1)国家计算机一级证书(或同等级别的其他证书)

(2)外语水平考试初级证书(或同等水平的其他证书)

(CAD职业技术培训中级证书

(4)钳工或电工中级证书(或同等级别的其他证书)

四。实验和培训场所介绍:

本专业有专业的软件实验室,可以教授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仿真、Master CAM和电气CAD设计。校内外有多个实训基地,包括: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实训基地、车床钳工实训基地、焊接实训基地、模具加工实训基地、电子电路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同时,学院准备与东莞、中山、阳江等地的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将传统的校内环境教学提升为校企双环境教学。

五、教师介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大学毕业生3人,研究生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占70%。此外,培训导师3名,外聘教师3名,多为高级职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市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

不及物动词机电一体化专业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机电一体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引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本专业毕业后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和公司,从事加工制造、家电生产及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改装及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等。阳江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正在打造广东能源基地。阳江核电站、阳江热电厂等大型能源项目投产,需要大量机电一体化的实用型人才。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