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辉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做高科技专项审计吗?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核的若干要求》

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

导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南》的发布实施,为注册会计师从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提供了具体规范。本文拟介绍注册会计师在各个业务阶段需要遵循的一些具体要求。

一.初步业务活动

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活动前,应当认真执行初步业务活动程序,以确定是否承办业务。前期经营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申报企业的主要股东、主要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廉洁;项目团队是否具备专业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团队能否遵守职业道德等。

这里需要考虑的是注册会计师和项目团队是否具备专业能力。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不属于会计范畴,注册会计师一般对研发项目的专业性因素了解不多或一无所知。因此,考虑是否使用专家的工作或者是否聘请合适的专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注册会计师完全不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可能难以对高科技产品(服务)上市的适当性等专业问题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导致最终的专项审计报告不符合准则的要求,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第二,制定总体审计战略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充分注意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即审计业务涉及的科技因素较多,申报企业管理层有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以减轻税负的主观动机。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程度时,应当对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确定不同的重要程度,且均应当低于相应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程度。在审计资源安排上,应当安排注册会计师和其他熟悉本企业业务的专业人员从事专项审计业务。可以看出,虽然研发费用结构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表在编制过程中比财务报表简单,但由于其特殊性,仍然需要花费较多的审计成本。注册会计师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承接业务,否则将无法承担必要的审计成本,产生审计风险。

三、具体审计计划

(1)风险评估程序

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审计业务相对简单,但注册会计师不应忽视风险评估。

申报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存在为减轻税负而获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主观动机,注册会计师应充分注意这一可能导致管理层舞弊的因素。比如,集团母公司为了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将子公司的研发费用列入自己的申报日程。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结合申报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产品(服务)的技术变化,判断申报的研究项目或产品(服务)是否符合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了解和识别关联方,分析是否可能产生研发项目在不同单位开发、开发费用集中在某个单位等各种异常情况;了解研发人员的构成来分析研发费用中工资和委托开发费用的分类是否正确;了解投资活动,从而分析相关测试仪器设备及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否应计入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并适当评估申报明细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还应注意研发项目特别复杂,研发活动涉及多个部门或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成果时,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2)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重点测试一般规模企业的实质性细节。实施细节测试时,抽取的样本量应大于财务报表审计时确定的样本量,以降低检查风险。对于大型企业,或涉及多年或多个部门的复杂研发项目,应实施控制测试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细节测试时,应当考虑研发费用的“发生”。

在不同会计科目中记录,对于申报明细表,不同会计科目之间没有勾对关系。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研究开发人员工资支出完整性的确定是否存在错报。如果R&D人员没有全职参与R&D项目或多个R&D项目,则需要获取管理层提供的关于如何确定其总列报以及如何在不同R&D项目之间进行分配的内部控制相关规定,并根据其规定进行测试。

2 .研究开发固定资产折旧的真实性、完整性,是否存在错报。比如申报的固定资产是否是研发项目所需要的,非专门为研发而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按什么标准计算,实际使用时间是否使用,需要获取管理层的相关规定和原始记录,以便据此进行检验和判断。

3.大额直接投资的准确性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如是否存在采取“以花代树”的方式虚增支出的现象。

4.跨年度研究开发费用起算点的确定是否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检查申报企业内部的研发项目管理规定,包括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确认、预算规定等。,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故意将部分费用集中到某一年度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中的现象,以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5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完整性、临界值是否存在错报。比如这种销售的钱有没有收回来,尤其是临近年底的大规模销售有没有真正实现,而不是只签合同或者只发产品等等。;是否存在收入集中计入某年度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现象。

6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在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明细表中,准确性认定是否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识别标志(包括专利注册号、产品构成和技术指标等)是否真实。)对企业申报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产品(服务)能否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领域进行明确,以此判断是否存在虚增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情况。

作者: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本文转自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