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用品的故事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储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在早期的储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当书写者按下活塞时,墨水开始流动。写了一会儿,他还要再按一次,不然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当然不方便。1829年,英国人詹姆斯·贝利研制成功了笔尖。经过特殊处理,光滑有弹性,写起来相当顺滑,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种笔必须蘸墨水才能写,很麻烦。到1884,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wortmann发明了一种毛细管供墨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支笔的末端可以拆开,用小滴管注入墨水。最早的能够自行吸墨的笔出现在20世纪初,采用活塞吸墨。在钢笔中使用球胆时,要在缝隙中插入铁片挤压球胆吸收墨水。到了1952,又出现了一支插在墨水里吸水的管子的斯诺克笔。直到1956才发明了常用的毛细笔。还有一些美术笔。

你好!我是一支笔。我很漂亮。我头上戴着一顶金色的帽子。我穿着一件华丽的连衣裙。身上有各种图案,上面有几排金色的图案,还有飘逸的彭州市花——牡丹图案。

我是一支美丽的笔,修长轻盈,穿着黑色的外套,彰显着我的神秘与高贵,而刻在我身上的“英雄”二字,凸显了我不凡的身份,张扬了我主人的个性与品位。重要的是我可以在主人手里挥洒自如的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所以主人一直对我很好。自从我师傅在文具超市对我一见钟情后,我师傅就一直把我当真正的宝贝,每天都把我放在她最贴身的包里,和我形影不离。那时候的我,每天服侍主人是那么的开心和快乐。

我一直以为日子会永远这样过下去。然而,世事难料。自从我家主人买了手机和电脑,人类就进入了信息时代。我就像我主人后宫里最不招人喜欢的夫人。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被主人关进冷宫,已经被冷落几天了。每天都住在主人包底的偏僻角落,手机放在包里。钱包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把我挤得要死,主人完全不顾我的感受。让我难过的是,主人已经很久没有抚摸过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娇躯了,久不吸墨的身体已经变得干瘪苍老,就像张爱玲说的:“爱一个人,就会把自己压得很低,低得像尘埃”,于是我在角落里默默等待主人。

昨晚主人收拾完家务拿出了我的包,终于找到了我。那一刻,我真的欣喜若狂,以为终于可以出来了。恰好主人的手机没电了,我想记住一个朋友的手机号,于是我轻身拿起一张废纸刮了两下,完全失去了当初的虔诚和认真。不管我怎么努力配合,我写的字都是歪歪扭扭的,很难看。大师甚至因为写不出一个简单的字而懊恼不已,于是毫不留情地把我扔到一边,最后还诅咒着“这是什么破笔”。天啊,我身上仅剩的笔墨,和我的眼泪一样,无声地溅到了桌子上。主人完全忽视了我身体上的痛苦,对我没有任何爱和怜悯。

师傅,你的字越来越差了,连最简单的字都写不出来。是我的错吗?但是你变懒了。你和很多现代人一样,用所谓的高科技的东西代替了我的存在。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的,他们比我更快更方便。键盘码字已经不可逆转地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汉字。人们习惯于使用网络通讯工具或在计算机中处理各种文档和文本。你看你每天匆匆忙忙收拾完家务就坐在电脑前。我每天坐几个小时,看着你困倦的眼睛。我觉得很心疼。听说电脑对人体还是有辐射的。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缺乏书法锻炼,你患上了一种时髦的病“电脑失写症”。和很多人一样,为了赶上时代,你不得不忽视书法艺术。难怪有人说,时代的进步是以人的某种堕落为代价的。

直柳白骨,墨凝汉锦。你看大诗人余光中是怎么赞美汉字的魅力“杏花春雨江南”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书法家,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在不放弃笔的情况下掌握电脑,也能和鼠标共舞。腾出点时间把汉字当成一种修养和压力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让电脑失写毁了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

主人,再爱我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