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简介。

1.科目和专业代码:080503授权时间:1990。

2.学科和专业介绍

该学科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多年的发展中,本学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本学科师资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三年来,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6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近20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

3.研究方向

A.模具强度和模具CAD/CAM;

B.精密塑性成形新技术和新工艺:

C.液态合金和凝固结构的结构和性能:

D.新材料的制备及其液态成形原理和技术;

E.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

学制:两年到两年半。要求总学分: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6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在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补2-3门主干课程,不考虑学分。

材料科学研究生培养概论。

1.科目和专业代码:080502授权时间:1986。

2.学科和专业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学科,涵盖了材料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尤其是前沿领域。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近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材料科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研究方向

A.复合材料

B.粉末和陶瓷材料

C.材料表面工程

D.功能材料

E.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F.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

G.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学制:两年到两年半。要求总学分: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6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要求至少补上本专业本科。

2-3门主课,不算学分。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简介

1.主题代码:080503授权时间:2003年。

2.学科和专业介绍:

该学科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学科覆盖面广的专业特色,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人。这个学科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据2003年底统计,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55项,科研经费547.5万元,获得国家、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励12项。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博士点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目前博士生20人,硕士生90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是博士点联合申请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生。

3.研究方向:

A.现代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

b特殊精密塑性成形理论和过程/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C.新材料制备与液态成形理论

D.陶瓷材料的连接技术

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F.焊接结构的工程可靠性

修业年限:三年(在职四年)。规定总学分不低于17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0学分。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概论

1.主题代码:080503授权时间:2003年。

2.学科和专业介绍:

该学科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学科覆盖面广的专业特色,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人。这个学科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据2003年底统计,三年来承担科研项目55项,研究经费547.5万元,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励8项。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博士点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目前博士生20人,硕士生90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是博士点联合申请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生。

3.研究方向:

A.现代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

b特殊精密塑性成形理论和过程/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C.新材料制备与液态成形理论

D.陶瓷材料的连接技术

D.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E.焊接结构的工程可靠性

学习年限:四至五年。规定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3学分。参加跨学科项目的研究生需要补2门以上课程。

本学科主要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但无论学分多少,学院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50%以上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主持和参与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我院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材料成型原理是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和工程材料是校级精品课程。近三年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近10项,其中《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科研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的专业分布、职称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几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有一批国家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工程”级人选、江淮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杰出科技青年、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有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4个专业“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显示了很强的学科发展潜力和科研学术水平。五年来,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授权专利7项,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6篇,其中SCI、EI收录241篇。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2项,市级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37项,研究经费953万元。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院以技术入股合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公司、安徽新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已上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结构与功能陶瓷材料(2)现代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

(3)材料的增韧和摩擦磨损(4)液态金属结构和成形技术。

(5)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6)特殊精密塑性成形和变形模拟结构

(7)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8)粉末材料的成形和结构特性

(9)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实验中心是原学院附属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实行统一规划,设备和人员资源。现有设备1190台,固定资产达2800多万元。更新了主要的本科教学仪器。其中有:日立H800透射电镜、德国蔡司MM-6金相显微镜、1000吨多向成型液压机、英国马尔文公司激光粉末粒度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比表面及孔径分布仪、电火花成型机、真空磁控管+离子束溅射镀膜机、真空烧结炉、真空熔炼炉、消失模铸造成型机组、金相多媒体系统。

中心现承担60门本科课程和90个实验项目,396个实验学时,涉及9个专业,13340名学生。实验中心通过教师预约向所有教学实验开放。同时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和教师科研提供仪器设备的使用、检测和处理。实验中心所有实验室全天开放,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