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少女:我喜欢叶问,所以我爱咏春!

11岁开始习武。

武术是为了传承?

不,我没有!

我就是喜欢咏春!

每次提到武术和咏春,大家的印象更多的是男性。但是练武不仅仅是男生的专利,也是女生很好的选择。

视频里的女孩因为喜欢所以坚持。两年后,我们可以在她的脸上看到那种坚韧的意志,这就是武术带给她的。

01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问孩子的叔叔要不要给孩子报武术班。因为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一方面可以锻炼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我也怕孩子太小,运动影响孩子发育,导致孩子身高等问题。今天孩子的叔叔就来告诉家长,要不要给孩子报名学武术。

第一,年龄是否合适?

在美国,孩子4岁才可以接触武术这类运动。因为,孩子不到4岁,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能力差。孩子4岁以后,内心更加成熟,不会随意哭闹。这个时候学习武术更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性格发展。另一个原因涉及父母的担忧。4岁以下的孩子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个时候,运动不仅没用,反而有害。进行剧烈运动时,连孩子的骨头都变形了。

第二,会不会影响身高发育?

武术在训练中需要韧带拉伸训练,所以只要不是因为过度训练导致韧带拉伤,就不会影响身高发育。而且武术训练中还有踢腿和压腿的肌肉拉伸训练,会让孩子长高。所以当你看到那些学武术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个子矮,而且腰杆挺拔,很有精神。

女生练武术合适吗?

现在学武术的女生很多。武术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柔韧性,还能让他们的体态更加轻盈灵活。完全不用跳舞,对身体锻炼不好,所以女生学习是可以的,防身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四,孩子练武后很难管教吗?

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少部分孩子之所以“难管”,主要是因为自律能力差。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律。

5.报班的话一周几节课好?

坚持练武很重要。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学习,最好安排孩子每周2-3次训练。

02

练武真的有这么多好处吗?

在《人民日报-生命时报》的一篇报道中,我叔叔看到了这样的东西:

《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班戈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阿什利·约翰斯顿(Ashley Johnston)解释了通过练习武术来提高大脑认知功能的五种方法。

1.减少攻击性。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8~11岁的儿童接受了传统的武术训练,重点是教导儿童如何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作为反欺凌策略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发现,课程对参与的孩子的重要意义在于学会在激烈对抗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程度的自制力。跟踪调查显示,他们比习武前更愿意介入欺凌事件,帮助弱小的被欺凌方。

2.提高你的注意力。空手道、跆拳道等武术项目需要练习者同时对听觉和视觉信号做出反应,这就需要练习者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能力。

3.减轻压力。太极拳等武术形式强调呼吸控制和冥想,这有助于缓解压力。太极拳作为一种柔和流畅的运动,强度低,非常适合老年人。

4.改善心情。研究人员将67-93岁的老年人分为三组,分别参加空手道训练、认知训练和非武术体能训练。6个月后的心理测试表明,空手道训练组的参与者抑郁水平低于其他两组,自信心指数也有所提高。

5.增强记忆力。意大利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久坐的人和练武术的人。测试中,参与者默读并重复一系列数字(正序或逆序),难度逐渐增加,直至无法继续。结果表明,武术团体更容易、更准确地完成记忆任务。

03

孩子练跆拳道好还是武术好?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他叔叔的说法,如果只考虑身体方面,那么武术更好,因为武术对孩子的身体锻炼更全面,对精神的培养更立竿见影。我叔叔见过许多淘气的孩子。学了武术之后,整个人都很沉稳,很坚强。

但是跆拳道无论从格斗技巧还是竞技性来说都是上乘的。不久前,MMA选手与太极高手的较量中,太极高手被20S击败。虽然他可能名存实亡,但间接说明现代武术的实战性比较欠缺。

最后,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和远近。跆拳道和武术馆的培训费也有一定差距。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训练方式。

其实可以选择跆拳道或者武术。家长不要以为送孩子去培训班就是自己的“解放”。不管孩子学什么做什么,最重要的是陪伴。只有和孩子保持参与感,孩子才能在兴趣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