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重视技术专利却难以转化?

一是高校具有产业化能力的转移转化团队匮乏。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成果到市场上的产品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产业化过程,其中如何将实验室数据转化为工艺包并最终应用于实际生产,需要专业的转移转化团队来实现。但目前很多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从事的是简单的专利交易,不涉及专利技术转移转化。

其次,大学科研人员与产业化进程存在一定的认知差距。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不知道技术进厂前需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工艺包制作的过程,也不知道具有“实用潜力”的实验室科研成果只有经过产业化论证和“实用价值”判断后才能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

三是高校专利技术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专利技术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校专利技术只是具有“实用潜力”的实验室成果,而不是企业可以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方案;另一种是高校的专利技术具有“实用价值”,企业可以使用,但两者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渠道。

四是缺乏标准化、专业化的专利价值评估和质押融资服务人才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