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dc桩和ddc桩有什么区别?
超级井下动力固结法简称SDDC。
井下强夯法简称DDC。
由于本课题中的DDC桩技术涉及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的有效持有人(北京瑞利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因此不适合进行技术扩展。
DDC桩通过隧道将强夯引入深层地基,利用异形重锤自下而上将孔内填料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压实的深层强夯桩法,使孔内填料竖向压实固结,桩周土横向固结。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获得串珠状、扩大头状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加相互强度。DDC处理后,地基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提高2 ~ 9倍。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米以上。
DDC桩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
2.具有高动能、超压、强压实的作用;
3.承载力高,变形模量大,压缩变形小;
4.深度处理深度;
5.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
6、成本低,可就地取材;
7.工期快,全机械化;
8、施工污染小;
作用原理
DDC桩集成了重锤夯实、强夯、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双石灰桩等地基处理技术,吸收其优点,摒弃其缺点,集高动能、高压力、强夯的作用于一体,完成对软弱土层的处理。
DDC桩是通过机具钻孔(钻孔或冲孔),然后通过孔洞填充在地基处理的深部,用高动能的专用重力夯在高压强夯下进行夯打,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是一般地基处理技术所不具备的。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规范CECS197-2006
2.1操作语言
2.1.1孔内深层强夯法孔内强夯
一种深基坑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钻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土进行强夯,或边填土边强夯,形成具有承载力的密实桩和桩间土体的强夯(以下简称DDC法)。
2.1.2有碴土桩复合地基的软土PIIE复合地基
以建筑垃圾、杂土、素土、石料、灰土、无毒工业废料及其混合物为填料,采用DDC法形成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司炳文先生发明了孔内深层强夯的道碴土桩(又称DDC道碴土桩)。
DDC桩技术是北京瑞利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的专有专利技术,已在全国数百个工程中应用,满足设计要求。DDC桩被北京市建委评定为“技术水平国内外第一”,建设部编制了DDC桩技术规程,评定DDC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DC桩技术在2001,2005,2008,2011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2003年10月,DDC桩技术在比利时举行的第52届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国际最高奖项——金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地基处理技术在世界上唯一的金奖。DDC的创新之处在于可以应对各种困难的基础。处理后的“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高,消除了塌陷和液化,抗震效果好。具有强高压、超强动能、强压实的技术特点,处理后的地基深度可达30米。DDC不受复杂地质和一般气候条件变化的限制,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就地取材,如建筑碴土、工业无毒废弃物、素土、砂、卵石、碎石、粉煤灰、灰土、混凝土等非极性固体材料,均可作为DDC桩材料,因此成本远低于钢筋混凝土桩。同时,DDC桩在施工中噪音低,因此采用DDC地基处理技术,不仅解决了令施工人员头疼的复杂地质处理问题,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少了施工扰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