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和颜值的关系
这几个就业季,最让招聘人员头疼的是什么?不是海量的简历,不是听不懂的自我介绍,而是那些被电脑软件过度修饰过的报名照片!
有人感叹,在求职者的简历上看到“原生态”的照片已经不再困难。这其中有求职者的虚荣心,但更大程度上是被社会文化所累,招聘方也难辞其咎。
一个有趣的问题随之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倾向于评判他人的能力,甚至是他们的智力?这与民间流行的“上帝对人是公平的,多给你一分美貌,就少给你一分智慧”的说法相悖。
事实上,外貌和智力之间的关系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这个谜有两种关系需要解决:
一、外貌和智力有什么关系?
第二,普通大众如何看待这种关系?
谁说聪明人通常都很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化心理学家Zen-Zhou Kanazawa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漂亮孩子的智商比同龄人高12.4。学术界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声音:“聪明人通常都很丑”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在过去的近100年里,许多研究人员一直渴望美丽和智慧的问题。起初,科学家们试图探索是否真的可以通过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智商。
1918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给一个由医生和老师组成的评审小组展示了十几张穿同样衣服的孩子的人像照片。小组成员被要求根据肖像照片对儿童的智力进行判断和排序——从最聪明到最笨。这种主观判断的结果会与客观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几年后,德国匹兹堡的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用百货公司69名员工的画像。此后,许多科学家做了类似上述实验的研究。
他们的结论几乎是一样的:人们可以通过长相的丑陋来判断个人的智商。然而,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弄清楚那些照片传达了什么信息。
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员表示,他的一些研究对象“深受令人愉悦的外表或微笑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微笑意味着智慧,而另一些人认为微笑意味着低能或智力缺陷(换句话说,每个人对微笑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匹兹堡的研究人员认为,也许智慧的奥秘并不隐藏在“眼睛的光泽”中。
当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时,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又有了一个相关的发现。1920年,桑代克提出了“光环效应”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当我们被要求描述他人的多样品质时,我们往往会“放大描述对象的某一特征,从而影响我们对整个人的看法”。随后的研究证明,光环效应可以从一张照片中推导出来:如果一个人很帅,我们很可能推断他也更聪明、更善于社交、更有事故意识、更通情达理。
这样,就有了三个相关的结论。首先,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人们会通过长相来判断他人的智力;其次,我们在以貌取人的时候,往往会认为长相丑和智力低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我们总以为只有人才有长相,没有人才没有长相;最后,这种倾向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美与智慧为伴,丑与傻为伴是真的吗?
最新的研究结果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化心理学家Zen Zhou Kanazawa。他的研究数据取自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包括1958)和美国国家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包括21980),两者都在档案中记录了该人群的长相和智力测试成绩。金泽发现,漂亮孩子的智商比同龄孩子高12.4。当他控制了家庭背景、国籍、身高、身材等因素后,这种关系依然成立。
金泽认为,光环效应并不是许多学术流派所推定的“认知错觉”,而更像是对世界的准确解读。“漂亮的人让人觉得自己更聪明,因为他们确实如此。”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出和金泽一样的答案。最近对美国威斯康辛州一所高中的年鉴相册65438-0957的研究发现,对于男生来说,外貌与智力无关;但是对于女生来说,长相和智商是正相关的。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注意到,所谓的正相关结论似乎只适用于长相不佳的人。换句话说,长得漂亮的人可能很笨,但是长得丑的人不太可能聪明。
但是,以上的声音都无法回答2011口译员网站的一项民调结果。该网站每年都由网民投票选出“年度问题”。那一年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智慧总是与美脱节却又常常伴随着丑?”“如果光环理论真的成立,为什么那么多网友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生活中,我们熟悉的都是长得不好看但智力超群的典型书呆子;另一方面,如何解释电视上出现的那些脸蛋漂亮但脑袋空空的淑女绅士形象?美与智慧和谐吗?”
有人说比如萨特。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大框眼镜,有严重的斜视。“我甚至无法判断(我的脸)是美还是丑,”他在早期作品《恶心》中让一个角色这么说。“我觉得是因为我长得丑才这么说的。”圣人苏格拉底有稀疏的头发,大鼻孔,大眼睛和大肚子。音乐家贝多芬不仅丑,而且臭。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脸在惠特曼的诗中变得“如此丑陋而美丽”。
一种解释认为,“丑天才”之所以给人以中外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印象,是因为它“变态”,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
支持这一理论的人以好莱坞名校high flyers为典型:娜塔莉·波特曼为例,“主演过《星球大战》和《这个黑仔不太冷》,以4.0的学分完成高中学业,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在希伯来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希伯来语和法语流利”;辛迪·克劳馥,“超模,高中毕业,4.0学分,拿到全额奖学金,在西北大学学习化学工程”;主演过《范海辛》和《珍珠港》的凯特·贝金赛尔在牛津大学学习了三年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短篇小说和诗歌两次获得全英奖。海迪·拉马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美丽的电影明星,也是扩频通信技术联合专利的第一申请人,这个概念后来被应用到Wifi无线网络中”。
他们的事迹不断重演。"这不是一份碰巧漂亮的极客名单."学术界有一种声音认为,“聪明人通常都很丑”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美貌与智慧相结合,基因不断优化的结果?
父亲之所以对长相的遗传做出巨大贡献,可能是人类“自我保护”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谁是父亲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必须要像父亲一样,这样对宝宝有利,也能促使父亲投入更多的爱。
如果美丑和智商之间真的如金泽所说的正相关,那么接下来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
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解释。例如,一些遗传因素决定了美貌和智慧。剑桥大学一位社会学博士回答记者:“社会同性婚姻”。在学术界,这是一个被高度认可的解释,即智慧基因和美丽基因的不断结合。也就是说,智力较高的男性通常处于社会阶层的顶端,或者说是“成功男性”。他们一般都会娶美女为妻,他们的后代也只是智慧和美貌兼备而已——这和萧伯纳那句苦涩的名言“傻瓜总会找到更多的傻瓜来仰慕他”完全不同。
这个观点得到了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支持,来自生物领域的声音进一步分析,母亲对智力的贡献大,父亲对外貌的贡献大。持这种观点的人提出的理由是,人类的智力相关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另外,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而男性只有1(来自母亲),所以母亲的智力对男孩的遗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父亲之所以对长相的遗传做出巨大贡献,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腾菲尔德解释说,可能是人类“自我保护”本能的一种表现,因为谁是母亲、谁是父亲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必须像父亲一样,这有利于婴儿,也能促使父亲投入更多的爱。
“男孩的染色体是XY,所以男孩的智商都是遗传自母亲的;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有一半是受父母影响。因为女生的智商同时受到父母的影响,会有中和效应,女生的智商分布会呈现自然分布,即中间最多,两极较少。男生只受一侧影响,智商分布会偏向两端。也就是说,男生里天才多,傻子里也有很多男生……”请注意,目前学术界仍有很大争议,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民众传播这种“优质婴儿出生体验”的热情。
“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民间的说法并不可靠。但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母亲对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基因在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编码过程中,在母亲体内的时间超过9个月。但关于母体环境如何影响或改变这一遗传过程,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告诉记者。
事实上,相关研究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表观遗传学。简单来说,在遗传过程中,DNA被转录成RNA,RNA被翻译成蛋白质,蛋白质被一一编码。这个过程最终造就了具有父母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的人。起初,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受到学术界的追捧。科学家认为,这是基因之谜的“源头”。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没有编码功能的“非编码基因”也在遗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能编码,但它们可能会修改它们,结果,结局发生了变化。
“母亲传给孩子的基因没有改变,但DNA在遗传过程中被修改了。说的更形象一点,可能是穿了衣服,涂了指甲,功能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相对流行的解释。在母体中,母体子宫为胎儿发育创造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修改过程的?没有定论。”一位生物学博士这样解释。
还有一种谨慎的观点认为,孩子从父母那里同时遗传了各种身体因素,所以从母亲或父亲那里获得的遗传因素的影响是一样的。所谓“美智结合”,可能比生物学有更大的社会学意义,即孩子接触的外部环境会对其外貌和智力发展产生影响。比如漂亮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得到周围人更多的关注,接受更细致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天赋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培养。
“但就像人们对星座和血型的研究一样,这里还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遗传学家反复强调。
整容文化的兴起,“以貌取人”的后遗症
统计数据显示,漂亮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收入,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可以为企业创造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面孔专家甚至建议用人单位,如果应聘者各方面都同样合格,那么外貌和智力的关系应该如何影响社会人——以貌取人,有道理吗?
这几个就业季,最让招聘人员头疼的是什么?不是海量的简历,不是听不懂的自我介绍,而是那些被电脑软件过度修饰过的报名照片!
有人感叹,在求职者的简历上看到“原生态”的照片已经不再困难。这其中有求职者的虚荣心,但更大程度上是被社会文化所累,招聘方也难辞其咎。
一个有趣的问题随之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倾向于评判他人的能力,甚至是他们的智力?这与民间流行的“上帝对人是公平的,多给你一分美貌,就少给你一分智慧”的说法相悖。
事实上,外貌和智力之间的关系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这个谜有两种关系需要解决:
一、外貌和智力有什么关系?
第二,普通大众如何看待这种关系?
谁说聪明人通常都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