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炼钢

电炉炼钢

电炉炼钢是一种以电为热源的钢铁冶炼方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弧炉,一种是感应炉。

早在1878,德国西门子就已经使用电弧炉熔化废钢。但当时电费贵,供应不足,法律无法制定。

1898年,一个名叫斯托的意大利人获得了在电弧炉中直接用铁矿石炼钢的专利。1900法国冶金学家赫鲁特改进了斯托萨的发明,建立了第一座工业电弧炼钢炉。在炉顶巨大的碳电极和投入炉内的成分已知的废钢之间,产生电弧,由此产生的高温将废钢熔化。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钢比较纯净。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成分来改变钢的成分;也可以加入石灰石或萤石来吸收杂质。

此后,在德国等一些国家,电炉和转炉的结合被用来炼钢。首先在碱性转炉中吹炼生铁,除去硅、锰和大部分碳,然后转移到碱性电弧炉中进一步除磷和碳,直到达到要求的含量,使钢的每炉成分基本相同。

意大利人Ferranti在1887年获得了感应炉专利,他最早使用高频感应炉熔化金属。利用高频交流电,在涡流的帮助下,可以感应线圈中的物质产生热量,甚至熔化。瑞典人克林于189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工业生产的感应炉。1907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建立了一座实验型感应炉,可生产2吨铸钢件。1925发明的电动发电机组可以获得合适的电流频率(500-3000周/秒),从而加速了感应炉的发展,逐步取代糖苷坩埚炉生产高质量工具钢。感应只熔化不熔炼,使钢的成分均匀。

电炉可以冶炼各种性能的合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