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概况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是四川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近268人,其中院士3人(包括特聘和兼职各1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在职教授(研究员)60余人【2010数据】。有一支由老、中、青年专家组成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院办学体系完整,科研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物理学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1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1999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物理人才培养基地。

多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市级科研奖励1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优秀教学成果奖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20余部。公开发表的SCI、EI文章在全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重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经费超过654.38+00万元。

我院不仅承担着我院每年招收的近千名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培养和科研工作,还承担着5000多名理工科、医学类学生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多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近700名研究生、近万名本科生、2500多名专科生,为各相关专业20多万名学生讲授了多门物理课程。学院还发展了成人教育、成人自学考试和网络远程教育。

学院拥有1.2m回旋加速器、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600KV离子电子加速器、二次氢枪、高温激波管、瞬态谱仪、多功能高分辨率原子碰撞装置和Cadence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场地充足。

同时,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物理学会、成都市物理学会、四川省医学物理学会,为全国中学生的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还承办《原子与分子物理杂志》、《光散射杂志》等国家级学术期刊。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美国西雅图医学研究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乌克兰基辅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香港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