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在经历了2000年的短暂复苏和2001年的基本停滞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今年将萎缩约1.1%,这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丁美洲已成为世界上经济记录最差的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暗淡,将是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这一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9%,贫困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是阿根廷危机。如果不算阿根廷,今年拉美地区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能增长1%。

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使得整个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也破灭了年初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拉美经济的希望。拉美地区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15%,出口降幅大,经常项目赤字高(占GDP的2.2%)。外国直接投资为400亿美元,远低于60年代末年均730亿美元的水平。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助贷款,直接投资基本成为拉美获得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的资本流动再次发生逆转。与20世纪60年代一样,拉丁美洲再次成为资金净出口国。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额为1500亿美元,为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

阿根廷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产能闲置率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影响到邻国。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了80%,智利对阿根廷的出口也减少了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也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的货币都贬值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是原因之一。阿根廷危机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不那么直接。由于阿根廷和巴西债券价格暴跌,拉美国家发债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根据拉加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在2.5%至3%之间,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和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落的五年”。在此期间,该地区的人均产值减少了2%,贫困人口在今年增加到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极度贫困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增加了700万。联合国制定的2015年前贫困人口减少50%的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了社会紧张。然而,由于外部压力,各国政府调整金融、汇率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丁美洲有可能进入一个长期的低增长时期。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广泛实施的经济模式的预期前景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形势的发展突出了这一差距,人们对当前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有许多疑问。阿根廷曾经是执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却是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具有普遍意义。

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一切)的全面推行和对全球化的被动介入,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对外化,过于依赖外国,国家失去了经济自主权。只看数字不看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了两极分化,导致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内需不足,发展不可持续。这是阿根廷当前问题的关键。

在全面私有化的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的缺乏,阿根廷的主要国有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收购。其实很多外资,比如阿根廷排名第一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圈出来的,不是自己的资本。私有化变成了异化。中国100家大企业中,只有7家是内资,电信、水、电、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家是外资。90%的碳氢化合物产量由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借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状态的唯一标准。国际评估机构有扼杀阿根廷经济的力量:你说你风险高,资本就会出逃,没有人会相信你政府的说法。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了,各行各业的份额自然会变大。事实上,正是在1968+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高速发展,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有的中产阶级陷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饥荒的原因是人口呈几何增长,而粮食呈算术增长。然而,阿根廷粮食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发生了儿童死于营养不良的悲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衰退期间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下滑到了极点,却无法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证其偿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难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为6543.8+0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为6543.8+0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6543.8+0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是阿根廷的两倍多,拉美的危机其实还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因背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巴西的卢拉和厄瓜多尔的古铁雷斯最近接连赢得大选。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和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反映了拉美人民正在反思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总结经验,寻求更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问题:

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到现在的400多年里,一直以“单一经济”著称。1500至1550主要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从1650到1700,巴西东北海岸产大量蔗糖。17年底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和钻石后,“淘金热”持续了150年。1850后进入咖啡繁荣期,成为“咖啡王国”。从1880到1912,是著名的天然橡胶之乡。直到二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元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7以来的30多年间,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巴西的经济奇迹”。其中,1968 ~ 1974年均GDP增长超过10%,为世界罕见。1960 ~ 1981期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47美元增加到22465438美元。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巴西石油和煤炭资源贫乏,但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设了伊泰普水电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在巴西,用甘蔗代替石油生产酒精,并大规模生产酒精驱动的汽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业项目。20世纪30年代以来,巴西加快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开始发展重工业。在60年代中期,我们采取了外向型发展战略,以加强我们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它一直强调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政策。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促进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加大智力投资,努力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也是推动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巴西的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匮乏,外债积累,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两极分化。巴西的经济深深依赖于世界市场,因此其经济发展直接受世界经济形势的控制。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呈下滑趋势。

回答者:茜茜罗-学者等级3-29 19:01

-

持续衰退难见起色——拉美经济现状与前景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在经历了2000年的短暂复苏和2001年的基本停滞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今年将萎缩约1.1%,这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丁美洲已成为世界上经济记录最差的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暗淡,将是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这一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9%,贫困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是阿根廷危机。如果不算阿根廷,今年拉美地区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能增长1%。

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使得整个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也破灭了年初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拉美经济的希望。拉美地区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15%,出口降幅大,经常项目赤字高(占GDP的2.2%)。外国直接投资为400亿美元,远低于60年代末年均730亿美元的水平。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助贷款,直接投资基本成为拉美获得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的资本流动再次发生逆转。与20世纪60年代一样,拉丁美洲再次成为资金净出口国。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额为1500亿美元,为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

阿根廷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产能闲置率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影响到邻国。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了80%,智利对阿根廷的出口也减少了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也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的货币都贬值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是原因之一。阿根廷危机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不那么直接。由于阿根廷和巴西债券价格暴跌,拉美国家发债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根据拉加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在2.5%至3%之间,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和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落的五年”。在此期间,该地区的人均产值减少了2%,贫困人口在今年增加到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极度贫困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增加了700万。联合国制定的2015年前贫困人口减少50%的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了社会紧张。然而,由于外部压力,各国政府调整金融、汇率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丁美洲有可能进入一个长期的低增长时期。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广泛实施的经济模式的预期前景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形势的发展突出了这一差距,人们对当前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有许多疑问。阿根廷曾经是执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却是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具有普遍意义。

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一切)的全面推行和对全球化的被动介入,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对外化,过于依赖外国,国家失去了经济自主权。只看数字不看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了两极分化,导致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内需不足,发展不可持续。这是阿根廷当前问题的关键。

在全面私有化的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的缺乏,阿根廷的主要国有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收购。其实很多外资,比如阿根廷排名第一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圈出来的,不是自己的资本。私有化变成了异化。中国100家大企业中,只有7家是内资,电信、水、电、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家是外资。90%的碳氢化合物产量由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借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状态的唯一标准。国际评估机构有扼杀阿根廷经济的力量:你说你风险高,资本就会出逃,没有人会相信你政府的说法。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了,各行各业的份额自然会变大。事实上,正是在1968+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高速发展,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有的中产阶级陷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饥荒的原因是人口呈几何增长,而粮食呈算术增长。然而,阿根廷粮食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发生了儿童死于营养不良的悲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衰退期间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下滑到了极点,却无法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证其偿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难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为6543.8+0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仅欠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就有6543.8+0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6543.8+0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是阿根廷的两倍多,拉美的危机其实还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因背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巴西的卢拉和厄瓜多尔的古铁雷斯最近接连赢得大选。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和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反映了拉美人民正在反思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总结经验,寻求更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问题:

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到现在的400多年里,一直以“单一经济”著称。1500至1550主要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从1650到1700,巴西东北海岸产大量蔗糖。17年底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和钻石后,“淘金热”持续了150年。1850后进入咖啡繁荣期,成为“咖啡王国”。从1880到1912,是著名的天然橡胶之乡。直到二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元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7以来的30多年间,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巴西的经济奇迹”。其中,1968 ~ 1974年均GDP增长超过10%,为世界罕见。1960 ~ 1981期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47美元增加到22465438美元。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巴西石油和煤炭资源贫乏,但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设了伊泰普水电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在巴西,用甘蔗代替石油生产酒精,并大规模生产酒精驱动的汽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业项目。20世纪30年代以来,巴西加快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开始发展重工业。在60年代中期,我们采取了外向型发展战略,以加强我们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它一直强调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政策。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促进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加大智力投资,努力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也是推动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巴西的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匮乏,外债积累,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两极分化。巴西的经济深深依赖于世界市场,因此其经济发展直接受世界经济形势的控制。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呈下滑趋势。

答辩人:佳佳宝贝-试用期一级3-29 21:34

-

持续衰退难见起色——拉美经济现状与前景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在经历了2000年的短暂复苏和2001年的基本停滞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今年将萎缩约1.1%,这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丁美洲已成为世界上经济记录最差的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暗淡,将是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这一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9%,贫困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是阿根廷危机。如果不算阿根廷,今年拉美地区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能增长1%。

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使得整个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也破灭了年初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拉美经济的希望。拉美地区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15%,出口降幅大,经常项目赤字高(占GDP的2.2%)。外国直接投资为400亿美元,远低于60年代末年均730亿美元的水平。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助贷款,直接投资基本成为拉美获得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的资本流动再次发生逆转。与20世纪60年代一样,拉丁美洲再次成为资金净出口国。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额为1500亿美元,为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

阿根廷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产能闲置率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影响到邻国。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了80%,智利对阿根廷的出口也减少了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也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的货币都贬值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是原因之一。阿根廷危机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不那么直接。由于阿根廷和巴西债券价格暴跌,拉美国家发债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根据拉加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在2.5%至3%之间,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和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落的五年”。在此期间,该地区的人均产值减少了2%,贫困人口在今年增加到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极度贫困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增加了700万。联合国制定的2015年前贫困人口减少50%的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了社会紧张。然而,由于外部压力,各国政府调整金融、汇率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丁美洲有可能进入一个长期的低增长时期。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广泛实施的经济模式的预期前景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形势的发展突出了这一差距,人们对当前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有许多疑问。阿根廷曾经是执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却是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具有普遍意义。

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一切)的全面推行和对全球化的被动介入,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对外化,过于依赖外国,国家失去了经济自主权。只看数字不看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了两极分化,导致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内需不足,发展不可持续。这是阿根廷当前问题的关键。

在全面私有化的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的缺乏,阿根廷的主要国有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收购。其实很多外资,比如阿根廷排名第一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圈出来的,不是自己的资本。私有化变成了异化。中国100家大企业中,只有7家是内资,电信、水、电、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家是外资。90%的碳氢化合物产量由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借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状态的唯一标准。国际评估机构有扼杀阿根廷经济的力量:你说你风险高,资本就会出逃,没有人会相信你政府的说法。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了,各行各业的份额自然会变大。事实上,正是在1968+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高速发展,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有的中产阶级陷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饥荒的原因是人口呈几何增长,而粮食呈算术增长。然而,阿根廷粮食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发生了儿童死于营养不良的悲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衰退期间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下滑到了极点,却无法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证其偿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难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为6543.8+0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仅欠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就有6543.8+0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6543.8+0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是阿根廷的两倍多,拉美的危机其实还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因背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巴西的卢拉和厄瓜多尔的古铁雷斯最近接连赢得大选。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和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反映了拉美人民正在反思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总结经验,寻求更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问题:

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到现在的400多年里,一直以“单一经济”著称。1500至1550主要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从1650到1700,巴西东北海岸产大量蔗糖。17年底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和钻石后,“淘金热”持续了150年。1850后进入咖啡繁荣期,成为“咖啡王国”。从1880到1912,是著名的天然橡胶之乡。直到二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元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7以来的30多年间,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巴西的经济奇迹”。其中,1968 ~ 1974年均GDP增长超过10%,为世界罕见。1960 ~ 1981期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47美元增加到22465438美元。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巴西石油和煤炭资源贫乏,但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设了伊泰普水电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在巴西,用甘蔗代替石油生产酒精,并大规模生产酒精驱动的汽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业项目。20世纪30年代以来,巴西加快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开始发展重工业。在60年代中期,我们采取了外向型发展战略,以加强我们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它一直强调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政策。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促进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加大智力投资,努力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也是推动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巴西的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匮乏,外债积累,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两极分化。巴西的经济深深依赖于世界市场,因此其经济发展直接受世界经济形势的控制。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呈下滑趋势。

答案:可爱的奥博-魔法学徒一级3-30 17:21

-

哦,看来我是拿不到分了。

被申请人:齐淑媛-试用期一级3-31 17:02

-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在经历了2000年的短暂复苏和2001年的基本停滞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今年将萎缩约1.1%,这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丁美洲已成为世界上经济记录最差的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暗淡,将是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这一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9%,贫困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是阿根廷危机。如果不算阿根廷,今年拉美地区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能增长1%。

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使得整个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也破灭了年初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拉美经济的希望。拉美地区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15%,出口降幅大,经常项目赤字高(占GDP的2.2%)。外国直接投资为400亿美元,远低于60年代末年均730亿美元的水平。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助贷款,直接投资基本成为拉美获得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的资本流动再次发生逆转。与20世纪60年代一样,拉丁美洲再次成为资金净出口国。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额为1500亿美元,为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

阿根廷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产能闲置率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影响到邻国。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了80%,智利对阿根廷的出口也减少了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也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的货币都贬值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是原因之一。阿根廷危机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不那么直接。由于阿根廷和巴西债券价格暴跌,拉美国家发债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根据拉加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在2.5%至3%之间,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和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落的五年”。在此期间,该地区的人均产值减少了2%,贫困人口在今年增加到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极度贫困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增加了700万。实现联合国在2065年设定的目标4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