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直播是否专利侵权?
文/安哲
2016,纵观整个综艺产品链的各个环节,不难发现,虽然缺点和不足依然清晰可见,比如成功IP的抢夺和浪费,明星阵容的盲目追捧,节目同质化日益严重,大部分网综的盈利目的无法实现。
但经过一整年的磨砺和打磨,也有更多值得欣喜的亮点,比如真正有创意的模式和手法的不断涌现,制作团队和从业者在意识和操作能力上的快速进步,以及整个行业在形式和规则上的逐渐完善。
综艺正在经历一个从内容到渠道到资源不断重构重组的上升过程。一旦这个过程完成,娱乐业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这样的结果值得每一个从业者期待。
艺术家赢得世界了吗?这是电视媒体的问题。
来自家庭互联网的酷云大数据显示,2016电视播出的各类真人秀节目已经进入相对饱和状态,其中《中国新歌声》、《自然之战》、《极速前进》、《极限挑战》等歌唱类和竞技类节目依然爆发力十足。
《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喜剧表演延续了良好的原创势头。《爸爸去哪儿4》等明星亲子节目因为广电总局的限制纷纷转战网络,而综艺脱口秀则因为形式相对固化、话题过时而陷入收视困境。只有金星秀等少数老牌节目勉强延续了过去的辉煌。
今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通知》,对加强自主创新、引入模式管理、安排920时段、总局配套政策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指示。这些政策对几年来主要靠引进带动的综艺节目制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实现综艺节目的原创,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必修题。
随着网络的全面崛起,如何借助视频直播的东风,将传统的电视直播延伸到移动端,实现台网互动,无疑成为电视综艺试图破局的最佳突破口。
比如《我是歌手》的衍生节目《我是会踢馆的歌手》,会以全程直播的形式登陆芒果TV,每晚直播一个小时的真人秀。《全力加速2》在长沙站录制时,联合芒果TV、YY、映客、花椒、直播等九大平台,在录制前后进行全方位直播。这些“综艺节目+网络名人经济+移动直播”的新玩法,既实现了电视综艺“跨平台、跨领域”的初衷,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实现了互动营销,让相对传统的电视综艺更加“线上化”。
实现称霸屏幕的梦想,网络将迎来全面崛起的新时代。
综艺行业今天进步很快,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网络。是网络利用自身属性放大和延伸了综艺节目的受众,在完成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了综艺节目的曝光度。
CSM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电视用户规模和开机率延续了过去几年的趋势,没有明显增长,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线观看综艺节目。而且借助微博、微信订阅号、贴吧、豆瓣等互联网媒体。,综艺节目的影响力被不断放大,许多与综艺节目相关的明星花边和幕后花絮常年锁定热门词汇和搜索榜,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谈资。
在过去的综艺产业流水线上,视频网站往往属于二次播出平台。网站支付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费用,然后利用这些节目的网络直播权获取流量,实现收入。但是,这显然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选择。网站一旦发现高流量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会想方设法摆脱高流量不等于高收入的尴尬局面,转而学习电视的成熟做法,开始向自制综艺节目倾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试错,网络学生综艺逐渐摆脱了资源匮乏、人才匮乏、经验匮乏等诸多问题,开始显示出强大的后劲。
尤其是2016年,网络综艺全面进入快车道,迎来了发展的“大时代”。随着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各大网络综艺平台陆续发布台网融合战略,一大批专业团队和品牌IP相继进入台网融合领域,一场“诸侯争霸”的激烈竞争状态终于出现。此时,网综以“日新月异”的迅猛态势真正开启了井喷模式。
在增量的同时,借助专业的制作团队和高额的投入,网络综片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拜托了冰箱》、《约吧》相继推出!大明星,放开我的北鼻,你好!女神,晚餐的诱惑,看你往哪走!众多深受网友好评的“大综艺”,如《拜托了衣橱》,其中《七霸说》、《我的歌神》、《火星情报局》等都是已经制作完成第二、三期的成熟IP,都从线上线下展示了网络综艺的强大影响力。
邀请明星加盟的成本越来越高,好题材越来越少。一旦节目的创意不够强,效果不够突出,就很难吸引目标群体。再加上广电总局对题材和尺度的严格控制,大量网络综台要么难以为继,要么播出几期就干脆停播。一时间,“70%的网络合成器亏损”的说法在行业内外广为流传,很多人甚至断定网络合成器是成功的。
网络融合的未来会不会红火,说到底是天时、地利、人和结合的结果。只要能打通从前期招商到平台支持再到后期营销的所有环节,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没必要悲观,但一定要全力以赴。
自我满足还是群体狂欢?现场综艺谢绝节目主持人身份
行业内外都习惯称2016为直播元年。这一年,“直播综艺”作为“节目终结者”崭露头角,开始从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中瓜分本已暗流涌动的娱乐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6年底,全国10平台推出的130直播综艺节目中,真人秀占据半壁江山。除了少数口碑不错的节目,很难找到什么像样的爆款产品,上百万的网络节目屈指可数。综合统计,直播综艺节目的前三名产品是《夏日甜心》。
从这个排名中不难看出,一档直播综艺节目想要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往往与节目播放量、平台资源、宣传力度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此外,直播次数和明星效应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种平台间的混战已经从流量转移到了行业和内容。400亿直播内容蓝海和PGC内容将成为未来趋势的客观现实,这一切都促使各个平台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将用户属性和综艺属性结合起来,如何实现直播综艺的多元化和垂直化,如何完善变现模式和制作模式,如何解决爆款难、观众少、制作成本低等诸多现实问题。
好在直播综艺节目的制作还有试错的时间,也能得到平台的包容和支持。至于能否成为未来直播PGC时代的主流,是否有能力成为拯救综艺节目的另一根稻草,一切都取决于市场和观众。给出答案。
保持冷静是面对资本诱惑要保持的最重要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和电视作为媒介的逐渐式微,传统电视人纷纷选择离开体制,踏入网络内容行业自立门户。在这个互联网的“后电视时代”,这些创业者能否摆脱“新平台旧套路”的尴尬局面,能否及时完成自我调整和自我突破,能否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觉,也是实现“破局”的关键。
随着资本的涌入,各种类型和题材的综艺节目开始充斥市场,质量良莠不齐。做大IP已经成为那些头部公司的“专利”,新的创业团队要想在洪流中生存,只有做出好的内容和创意。
但随着综艺产品市场的全面爆发,大IP的规模化制作不再是流量责任,很多新制作公司开始向精品转型。这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好的创意,好的制作工艺,好的后期营销策略,从内容本身出发,才能配合好的宣传平台,好的IP运营模式。
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那些优质的头部内容无疑会变得更加珍贵和稀缺。无论我们面前有多少新的平台和渠道,我们都需要最好的内容来丰富它们。当然,优质内容的定义需要广大受众来最终定义。身处这个千变万化的行业,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必要保持精炼的眼光和智慧,不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提升,才能保持创造的力量和一颗年轻的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到达仙境。一个可以实现你所有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