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卖家被封!亚马逊清理,跨境电商嗅到不同寻常的信号

亚马逊,动手吧。

1

1亿卖家被封。

亚马逊掀起大地震。

过去两个月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最黑暗的时刻。

4月底,被称为“亚马逊三大宗师”的帕哲讯首先遭遇批判性攻击。他的606款畅销商品下架,大量资金被亚马逊冻结,损失惨重。

要知道,这是一家年销售额近50亿的大麦公司,亚马逊说封了。

惊讶之余,谁也没想到,一场大规模的封号潮才刚刚开始。

5月9日,“华南四小”之一的澳际,其亚马逊商店大量链接丢失,账户被封。那时候只要打开敖吉的亚马逊网站,点击商品链接,就会出现一只狗。

6月16日,星辉股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泽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RAVPower、Taotronics、VAVA三个品牌所涉及的部分店铺于当日被亚马逊平台暂停销售。

仅仅过了半个多月,7月6日晚间,上市公司天则信息也发布公告称,旗下电商“优树”约340家网店被封,654.38+0.3亿元资金被冻结。

一夜之间,品牌营收从4500万下降到654.38+0万,654.38+0.400员工离职。

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份开始,已经有十几个有头衔的大卖家,涉及4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3C的产品。深圳很多大头卖家,如“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包括Patoson、奥基、通拓、Ape、泽宝等公司,都遭遇了大量亚马逊商品链接被下架的情况。

一份在跨国界流传的被封锁的“名单”

招募了一批人头贩子后,禁令继续。据业内估计,更多的账号会被亚马逊查出,至少有20-30万卖家的账号有问题,已经被纳入审查范围。

对于跨境电商圈来说,刚刚过去的6月是一个“死亡的6月”,几乎每天都有封号、关店、破产、裁员等负面新闻。

在亚马逊的疯狂血洗下,整个华南跨境电商圈一片恐慌,很多卖家甚至直接宣布破产。

也是在这期间,亚马逊上知名跨境电商全球乐购的大量网店被封,资金被冻结,这数百亿卖家甚至被银行申请破产重整。

这一波封号的影响不言而喻你知道,亚马逊一旦对卖家进行封号处罚,就意味着卖家的店铺或品牌被封,账户的资金和商品都会被亚马逊冻结。

根据伊恩的说法。com,近一个月被扣资金金额约200-300亿元,估计涉及所有卖家资金或超过1000亿元。

很多号一旦被封,就没有挽回的可能了。对于卖家来说,这相当于直接被判了死刑。

一场“十年一遇的地震”正在跨境电商中蔓延。

2

数据泄露引发平台大整顿。

对于电商来说,6月本来就是狂欢季。

国内618刚刚结束,接下来是亚马逊会员日的全球推广。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在Prime Day前夕,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都在等着这场地震。

亚马逊,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这是有迹象的。2021年初,很多中国卖家收到了亚马逊的官方邮件:

您的帐户有被停用的风险。我们联系您是因为您似乎违反了以下一项或多项Amazon.com卖家行为准则要求,影响了客户的评分、反馈和评论;操纵销量排名;人为增加网络流量。

这不就是国内常见的刷榜、评论、排名吗?我们都习惯了。况且中国卖家在亚马逊上刷单,亚马逊之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常规邮件并没有引起卖家的注意。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亚马逊是认真的。与以往封一些小鱼小虾不同,这次直接把几个大卖家挑下了马。

本以为杀鸡儆猴的意义已经足够,但接下来的“血洗”却出乎所有卖家的意料。大卖家相继被封,让整个跨境电商圈开始恐慌。

亚马逊突然加大整改力度有现实原因。

就在5月,一个名为“安全侦探”的网络安全组织发布了一个开放的AWS弹性搜索数据库。这里的数据直指亚马逊上的虚假评论组织。

超过13万条供应商与客户的直接沟通信息显示,这些客户愿意提供虚假评论来换取免费产品。

卖家的好评已经有了实锤证据。无论是考虑数据安全还是舆论安全,亚马逊都必须重拳出击。

在6月16日一封题为《构建值得信赖的顾客评论体验》的公开信中,亚马逊直言:

“2020年,我们在客户看到之前阻止了超过2亿条疑似虚假评论,其中99%以上是通过我们的主动监控发现并删除的...同时对通过虚假评论获取商业利益的卖家账号采取措施。"

亚马逊的这封信,既是对“封号”浪潮的回应,也是对“刷榜”灰色产业链的一个口号。

在如今的跨境电商圈,“刷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亚马逊平台一直是“以商品为主,轻店铺”,一切以商品为中心,店铺的存在感极低。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亚马逊上购物,搜索关键词,亚马逊会用一种算法计算出所有商品的页面权重,然后按顺序展示给你。

产品排名越高,曝光率和点击率越高,订单越多。那些落后的产品几乎没有曝光,更别说发货了。

在亚马逊的算法中,三个核心指标是销量、转化率和好评率。

换句话说,为了提高销量,亚马逊上的商家必须提高自己产品的排名,刷榜就这样诞生了。最后,业内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

刷单可能会死,不刷单只能死。

在这样的氛围下,“单刷”产灰量开始肆意增长。最常规的方式是,卖家会使用夹子、传单、优惠券、小册子等。在产品包装上诱导买家做出正面评价/评分。

更激烈的例子是“吴三桂”:

新商家,“一柜送,一柜刷,一柜杀”,就是为了刷排名。

没想到,现在“吴三桂”遇上亚马逊的“张三丰”:

封存账户,品牌,资金。

跨境电商,野蛮生长时代终结

跨境电商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了。

不过,招商局在海外电商发力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2014在猫、JD.COM等国内电商巨头开始走向海外的同时,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巨头也开始吸引国人。

2015以来,跨境电商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传统零售商、国内外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进入全球争夺战。

大量中国人开始涌入亚马逊,但当时中国卖家并不乐观。当时中国工厂缺乏海外销售渠道,中国卖家不了解国外的消费习惯。但是很快,仅仅三年后,外国人的热门话题变成了:

如何在亚马逊上“打败”中国?

完整的产业品类,超强的生产速度,让中国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异常强大。毫不夸张地说,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上,中国卖家可以覆盖99%的类目。

与此同时,亚马逊上的中国卖家将海外设定的“优惠返现”发扬光大-

花很多钱刷很多赞,提高星级;

在包装中附上不同金额的“礼品卡”并要求消费者留下五星好评以获得礼品卡上的钱;

买方广告中的水晶般透明的圣诞树原来是用劣质木材制成的...

跨境电商行业的高利润率也在诱惑着源源不断的进入者。

根据DoNews的调查,一个产品的利润率在2015左右可以高达几十倍。

一个普通的保温杯,在中国以15元的价格,在亚马逊上以25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客户,扣除佣金和运输成本,仍能获利近120元。

源源不断的进入者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2020年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占比近七成,同比增长超过40%。

此外,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还显示,到2020年底,全球所有跨境电商包裹中,从中国寄出的包裹占比超过60%。

与此同时,精明的资本很快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据亿邦动力统计,仅2020年,跨境电商融资案例就将超过30起,半数超过1亿元,2021更多。

更有公司争相进入市场。天眼调查显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超过60万家。今年以来,中国新增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超过4.2万家。

在亚马逊平台上,这些公司都在摩拳擦掌,以为可以靠“刷”迅速崛起。他们没想到的是,亚马逊居然做出了“刷单”的举动。

谁要想爬到山顶,就折在山脚下。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即将结束。

乐章结尾部

一直以来,往好的方面想,电商平台其实都在严格禁止“刷单”行为。

根据亚马逊平台的规定,卖家一旦违规,将被警告或永久关闭账号。

中国也是如此。看看各大平台的广告语——

淘宝:刷单违法。严重者将永久关闭店铺。

JD。COM:坚决杜绝假货,严打刷单。

拼多多:虚假发货,冻结付款,罚款。

但其实这次像亚马逊这样大规模封号真的很少见。

必须注意的是,刷单的不只是中国卖家,还有外国卖家。但这其中,中国的卖家确实刷的很辛苦。

本质上,从野蛮生长到良性发展是任何行业的必经之路,跨境电商也是如此。

野蛮生长的时代,规则不健全,到处都是漏洞;但在下半年,它仍然是关于产品和服务。

如果中国卖家想真正走向世界,他们必须在思维上进行“自我革命”,否则-

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