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剂的类型抗菌剂的类型有哪些?
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附着在多孔材料上,利用金属离子的抗菌能力,通过缓释达到长效抗菌的目的。在众多金属离子中,汞、银、镉、铜、锌的抗菌能力较强,但只有银、锌、铜离子在使用时是安全无毒的,银离子的抗菌能力远远强于锌、铜等其他金属离子。因此,无机银抗菌剂占据无机抗菌剂的主导地位。根据载体的不同,开发了不同种类的银基抗菌剂,如沸石、活性炭、磷酸铜、磷酸钙、硅胶、磷酸锆、羟基磷灰石等。
主要品种:
银沸石、银活性炭、银硅胶、银玻璃珠、银羟基磷灰基抗菌剂、磷酸钛、银/锌复合材料。
优势:
耐热性好(> 600℃),抗菌谱广,抗菌有效期长,毒性低,无耐药性,安全性高。
银基离子抗菌剂具有抗菌活性高、安全性好(低毒、无刺激性、无致癌性、无致畸等优点。)和良好的耐热性。其中载银萤石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为62.5μg/kg ~ 250μg/kg,对酵母菌为250μg/kg ~ 500μg/kg,对真菌为500μg/kg ~ 1000μg/kg。
缺点:
银基抗菌剂易变色,制造困难,材料使用复杂。
1.这类材料释放出的银离子在阳光下或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容易还原成单质银,会呈灰色或棕色,影响产品的颜色;
2.由于无机载体的作用,载银抗菌剂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透光率,尤其是薄膜塑料制品;
3.由于银原料珍贵稀缺,银基抗菌剂成本居高不下;
4、抗真菌和霉菌效果差。
第二,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主要包括季铵盐、双胍类、醇类、含氯盐酸、(异)噻唑类、有机卤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酚类、吡啶类、咪唑卤代烷基、碘化物等。
主要品种:
铵盐、酚醚、酚、双胍、异噻唑、吡咯、有机金属、咪唑、吡啶、噻唑等。
优势:
杀菌速度快,杀菌能力强,部分抗菌剂无毒,加工方便,颜色稳定。
缺点:
耐热性差(塑料在加工温度下易分解失效,分解产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在溶剂环境中易沉淀,易产生耐药性,分解产物有毒,安全性未完全确定。
第三,天然抗菌剂
天然抗菌剂是指以壳聚糖、甲壳素、扁柏酚、艾蒿、芦荟等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为主要成分,对天然提取物进行改性而得到的抗菌剂。主要用于食品包装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主要品种:壳聚糖、山楂果等。
优点:抗菌效率高,安全无毒。
缺点:加工困难,耐热性差,使用寿命短。
第四,复合抗菌剂
复合抗菌剂是由前三种抗菌剂不同组合而成的一种高性能抗菌剂。
主要品种:聚苯乙烯海因、聚吡啶、聚噻唑等。
优点:长效、广谱、安全无毒、颜色稳定性好。
缺点:科普建设研究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