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设计师的创意源泉

创意代表一种跳跃式思维;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

所谓创意,一般是指一个新的想法或创意,必须满足原创性、可行性、影响力三个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能够或多或少地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无论是产品改进还是流程创新,至少它们不局限于市场营销或产品研发部门的行动。

创造力和创新并不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创造力构成了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创意只有经过创新程序的丰富和整合,才能转化为一些具体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其实说到创新,很多人对它还是有些迷思的。比如,有人认为创新必须由新技术驱动。事实上,虽然有很多创新,但也有一些与新技术无关的职业观念的创新。然而,在革命时代,创造新财富的不是知识,而是洞察力——能够发现创新机会的洞察力。

管理学大师GaryHamel说:硅谷的精神不是“e”(电子商务),而是“I”(想象力,创新)。

不创新就会死。这不再仅仅是口头呼吁。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没有创新,你不可能一直保持竞争优势。因为,要创新,就要让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因为,持续的创新才会有持续的机会,只有持续的进步才不怕被抄袭模仿。

你不用担心别人抄袭你的想法。重要的是你要不断进步,培养独特敏锐的眼光,才能嗅到未来市场发展的味道。总结成功人士的特质,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逆势而上的特质,比如勇于创新,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敢于筑梦,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积极乐观,不轻易放弃,勇于从错误中学习,认识自己,务实不贪婪。

在成功之前学会失败,是优秀工作者的必修课。如果抓住机遇需要勇气,那么拒绝诱惑则需要更大的智慧。水瓶座鲸(Aquarius Whale)是一位漫画家,他曾是平顶帽的创意总监,在制作平顶帽之前,成功地营销和包装了伍佰、陈升、林忆莲和任贤齐等歌手。离开滚石唱片后,面对类似的大手笔邀约,她认为宁可少拿点钱,做点有意思的事,做点名声,也不违背之前放弃高薪工作的初衷。因为不贪心,懂得放弃,宝瓶鲸后来以平顶帽旋风赢得了外界的认可。因为,心再大,也无法超越自己的能力。

只有从平凡出发,才能追求卓越。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Schultz)因为父亲跛脚失业,从小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他在自传中说:越是卑微的人,越会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力争上游。很多成功人士,没有富裕的家庭,也没有傲人的学历,却靠自己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简而言之,需要变革。改变代表着突破,代表着改变,代表着不服输的态度。只有你有创意,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只有创意才能独一无二。创造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虽然创新和创意只有一字之差,但创意也是创新的一种。创新对企业保持增长非常重要。但是创新的成本极高,失败的比例也很大。台湾省要想追求下一阶段的经济持续增长,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创新和知识上,这意味着价值活动将从制造活动转向创新活动,生产要素将从劳动力资本转向知识资本。换句话说,从制造台湾省到创新台湾省或知识台湾省,这将是台湾省工业一条艰难但不可避免的道路。如何培养社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不同的学者对创新的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解释。其实我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和阶段:创意、创新、创业。

创意是指一切独特的、新颖的、恰当的、有用的想法、创意或作品。它可以是一个生活的想法,一项科学发明或一项艺术创作。创造力主要靠个人创造力。创新是指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或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新的价值,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创业是指创新能够形成新的产品标准或新的商业模式,同时聚集足够的资金使之持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人跟随应该是创业的具体准则。任何想法只有经过创新创业阶段,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创举。创意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创意,创意无处不在。创意绝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尤其在企业中,这种理念更应该提倡。创意不是R&D或营销策划部门的专利,新的管理方法或推广活动也值得鼓励和赞扬。

创意可以发生在周围的每个角落。为了防止实验灯泡一次又一次从灯座上掉下来,爱迪生的技术人员灵机一动,用上了灯座上煤油灯上的螺纹盖。锐步公司在Design Continuum公司的协助下,通过使用充气夹板、医用点滴袋和诊断设备中使用的小型泵和阀门,推出了锐步充气运动鞋。这些例子都说明,我们身边已有的旧思想,如果用得好,可能会产生好的新思想、新用途。

当然,在现代社会,要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不能只靠灵机一动,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学者的学术创造和发明是基于已有的知识;企业很多新的营销活动或新产品开发都是建立在系统的市场调研或分析、收集访客数据的基础上。信息、知识和灵感是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创意只有能直接触及消费者的内心,才能带来商业价值。许多成功案例表明,企业将社区需求视为开发各种创意和展示企业技术、发现和服务新市场、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的机会。创意需要以知识为基础,掌握基本原理,才能大大缩短创意的酝酿时间。但创造力绝不仅限于技术,也不是僵化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贴近客户的内心,关心客户的喜怒哀乐,才能有突破性的想法。

技术始于人性,创意始于人性。

创意来自于灵机一动,灵感往往来自于工作的投入和心情的舒畅。只有全心全意地工作,才能深刻理解客户的关切,这是创造力源泉的基本条件。但如果工作压力太大,除了效率之外,很难在创意上有重大突破。所以,除了认真工作,你还需要有一份从容优雅的自由,让你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成长和成就。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有创造力。虽然大多数创意来自个人,但组织中的氛围往往是激发创造力的更重要的关键因素。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高度自主的工作条件,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工作伙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可以让一个看似普通的个体拥有无穷的创作动能。换句话说,创造力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灵感,还取决于团队或组织的群体创造力。创造性的构思必须依靠具体的实践才能带来新的价值,同时又能被大众认可,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创新。因此,由创造力引发的行动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都是好的,想法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往往是一句空话,没有行动。最常见的回答是:这是大事。为了实现设想,我们应该树立实验精神,让设想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得到局部的检验,以了解其可行性;如果真的可行,会大规模推广。每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都应该以实验为中心。任何创新的组织都需要一个有效的实验系统来帮助决定追求哪些想法。这个系统越快越有效,创意就能越快成为可操作的实体或原型,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不要把创意的产生当成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不能让创意的想法只是飘在空中。

“不创新就灭亡。”

如果你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你一定会觉得作者说的这句话太绝对太武断,但是当你读完这篇文章,你会被这句话深深震撼。巧妙思考,丰富创意,促进创意。创造性的交流应该被视为正常的工作。知行合一和实验精神应该是每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基本态度。把创新的成果转化为长久的事业是更大的挑战,所有的艰难险阻都要一一克服。开发一个成功的新产品,需要精心的工艺设计,厂房建设,机器布局才能批量生产。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统,以便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一篇学术论著需要更多的论证来验证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辩证法和整合性来厘清新鲜观点与现有理论的异同和定位,成为经久不衰的流派。

各行各业、各专业领域都有创业成功的故事。用管理学术语来说,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过程。创业者必须寻找全新的、独特的业务范围,建立新定位所需的关键核心资源,并形成新的业务网络和合作伙伴来完成。只有你有独特的想法,你才能创新。有创新的理念才能创业,独特的想法是你生存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