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剑为什么要用活人祭剑?
一个原因是古代将领发现可以通过自己冲锋杀敌,而拥有魔剑的勇猛将领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战斗技巧轻松斩断敌人的铠甲,徒手斩杀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受到人们的崇敬和赞美。
从历史进程来看,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越是落后的时代,古代冷兵器的实用性越高。
不过说到魔剑,魔剑出现的高峰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而这一时期的魔剑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在冶炼方法上也充满了遐想。为什么?
其中,著名的神兵如干将、莫邪、吴钩等。都是由活人献祭制成的。
那么,祭祀活人的剑有用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背景。
外国历史学家通常认为铁是在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的。而中国专家在2014的论文中显示,早在公元前16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铁了,但他们也认为中国直到秦朝才主要使用青铜器。
中国人的结论并不矛盾。欧洲离铁器最早出现的中东更近,但铁器的发展比中国慢。
所以汉代以前的铁器应该类似于当代的稀土合金,属于贵金属,其价值甚至可能高于黄金,就像几百年前的铝制品一样。
一、古代为什么需要人祭?
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冶金最发达的齐国和汉国,也是用木炭作为炼丹的燃料。这种火焰的顶点温度在1100~1200摄氏度左右,超过了青铜的熔点(800摄氏度),但对铁的熔点1535摄氏度无效。
但是,人体内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蛋白质,脂肪和一些骨骼。如果将人体放入炉中,会产生超过铁熔点的火焰。因此,在将军们和莫邪跳进熔炉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们可以锻造比青铜器更好的铁器。
第二,铁为什么需要人祭?
能锻造不代表锻造成功。其实纯铁很软,不适合做武器。所以在铁中加入一定量的碳使其变成钢,然后钢可以通过水淬等工艺硬化,而人体正好提供了这些过程所需的盐和水。
《吴越春秋》中记载,一个铸剑人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祭出了吴红和胡姬两个法宝,却混入了普通的吴钩。于是,他喊着两个儿子的名字,吴红和胡姬自动飞了出来,贴在他的胸口上。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吴钩的这两个把手证明了春秋时期的法宝是铁做的,铁会对磁铁产生反应,而青铜器不会。因为颜色的关系,这两个手柄“吴钩”更有可能是钢制的。不幸的是,吴钩的铸造工艺仍然是个谜。这把青铜复合剑,中西学者都研究过,至今仍无法破解。
第三,为什么施放魔法士兵的最后一个过程需要人祭?
在古代历史中,铸剑人在铸造法宝时,会“削山”“泄溪”取出山中的铁和英,有时甚至会出现怪力的神功,颇具传奇色彩。
但如果去掉这些神话色彩,只能说明在古人施展法宝之前,对材料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这些材料不是从一个地方采集的,而是从很多地方采集的,说明炼钢除了铁鹰还有其他材料。
这种材料就是“铬”,铸造法宝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今天所说的镀铬。镀铬可以大大提高铁和青铜的韧性和硬度。起初,镀铬被认为是德国人在1937年发明并获得专利。
但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出土了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铜剑。这把剑镀铬用了2000年。
这个发现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国内外的专家起初都很不解。铬的熔点超过了1800摄氏度。秦人用什么方法镀的?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有很多魔剑,是因为这个时代正处于青铜向铁器转化的转折点,而魔剑正是铁器优于青铜的体现。这些魔剑被历史学家和作家记录和神化,从而流传千古。
但汉代以后,随着冶炼水平的发展,铁器可以不用“活人”或其替代品制作,也已经取代青铜成为主要的金属工具。
于是,奴隶时代的浪漫传说和英雄史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良的唐刀、宋弩等。今天,中国人民把目光投向了现代高科技武器,这也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