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产品毛利率高达80%,国内知名私募长期持股。
1,折叠手机:华为、三星的折叠手机瞬间售罄,反映出折叠手机的热销。预计2021年销量将突破10万台,增速有望上升。关注三条投资主线的机会: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折叠面板、PI材料、MIM铰链。BOE A和TCL科技具备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量产能力,鼎龙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PI浆料和PI薄膜量产能力的企业,东牧是国内MIM龙头。
2.广维复合材料: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碳纤维及面料核心产品毛利率高达80%以上,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毛利率、费用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均表现良好。2019净利润增长30%,机构长期看好其走势。国内知名私募自2018三季度以来长期持有公司股份。
3.中材科技:2019年收入增长19%,净利润增长48%;风力涡轮机叶片的业务量和价格都上涨了。随着风电行业继续抢装,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上升。机构上调20/21年EPS预测至0.97/1.15元,原值为0.90/1.03元,目标价上调至13.58-68。
文本:
1,折叠手机的核心就是这三项技术,价值翻了三倍。有哪些国内厂商参与?(郭进证券)
华为的折叠手机Mate Xs和三星的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瞬间售罄。疫情期间,折叠手机的热销有望带动相关供应链的重塑,带来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折叠面板、PI材料、MIM铰链三大投资机会。
①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折叠手机最有价值的部分。
折叠手机最大的价值提升来自于显示面板。相比三星Galaxy S 9和Galaxy Fold,显示面板价值从79美元大幅提升至265,438+08美元,增长约3倍!
预计2021年,折叠手机全球销量有望达到14万台,折叠手机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2654.38+04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420亿元。
全球能实现折叠手机面板量产的有三星、BOE A、TCL科技,他们有望率先受益于这一波折叠手机浪潮。
② PI材质:手机折叠的关键材质。
PI材料是实现手机折叠的关键材料。在折叠手机屏幕中,PI基板、PI盖和PI基膜被广泛使用。目前全球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产能约3722万平方米,对PI材料的需求高达10吨。如果平均价格为每吨100万元,PI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目前,鼎龙股份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PI浆料和PI薄膜量产能力的企业,PI材料已供应给深天马等面板厂商。
③ MIM铰链:支撑手机完成10万折以上的英雄。
折叠手机需要超过654.38+百万次屏幕折叠,铰链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目前液态金属和MIM技术的结合是铰链最好的生产方案,折叠手机转轴包含上百个MIM组件。
折叠式手机的销量将进一步刺激MIM市场的增长。到2021年,国内MIM市场有望突破100亿元,东牧股份是国内MIM龙头,已进入华为供应链。
同时,伊安科技也是华为折叠手机的受益者,为华为提供折叠手机铰链中的液态金属零件。
④建议关注BOE A、TCL科技、鼎龙股份、东木股份。
2.广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产品毛利率高达80%,国内知名私募长期持股(东吴证券)。
广维复合材料是国内领先的碳纤维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和风电碳梁。核心产品碳纤维和面料的毛利率高达80%以上。机构认为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优秀,因此长期坚定看好其走势。
①四个关键指标推动公司ROE改善。
广维复合材料的预测主要在于对盈利水平的认知和预期。根据2019的业绩快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7%,较2018有明显改善。
推动公司ROE提升的四个关键因素:毛利率、费用率、存货周转率、碳纤维及面料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利润率和周转率的提高,利润率的提高是由于碳纤维和面料业务毛利率的显著提高和费用率的显著下降。周转率的提高反映了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
②具有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从公司碳纤维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可以明显看出规模效应:折旧占比较大,能源成本相对固定,总成本增长缓慢,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越来越高。
自产设备的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碳纤维生产线中的大部分设备由子公司光威精密机械生产。自产设备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而折旧相对稳定,长期来看降低了生产总成本。
未来公司生产线将保持较高的经营效率,存货减值也将保持较低水平,进一步保证盈利能力。
③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2019净利润保持30%以上的增速,估值明显低于行业内其他上市公司。
3.中材科技:风机叶片业务量和价格上涨,机构上调盈利预期和目标价(华泰证券)。
中材2019年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654.38+0.38亿元,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65,438+065,438+0亿元,同比增长65,438+08%;经营性现金流30亿元,同比增长90%。
①2020年风电行业将继续抢装,风电叶片业务量和价格将一起上涨。
19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增长51%,销量7.94GW,同比增长42%。同时,毛利率从18年的14%上升到19年的18.6%。
19风电行业景气度较高,2020年装机热潮仍将持续,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将迎来量价齐升。
②玻璃纤维价格下跌拖累利润率,锂膜业务扭亏为盈。
19年,公司玻璃纤维业务实现净利润8.3亿元,同比下降14%,拖累了利润率。锂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565,438+08%,净利润约6000万元。湖南中利合并贡献收入6543.8+600亿元。2020年锂膜业务将迎来业绩释放期。
③机构上调公司盈利预期和目标价。
20/21年EPS预测上调至0.97/1.15元,原值为0.90/1.03元;目标价上调至13.58-15.52元,前值为10.67-12.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