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教师有什么新要求?

一、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意味着教师从过去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以学习能力为重心,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具时代性的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丰富且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经被动动摇。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变得复杂。不是仅仅传授现成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处理各种信息。总之,教师不能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和目的,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要成为激励者、导师、各种能力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者,把重点放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真正实现为了不教而教。

第二,老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断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道德说教者”和“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道德品质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选择。

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专利”。教师不仅很少有机会从事教学研究,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于辅助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有明显的缺点。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不一定是教学实践所需要的,也不能转化为实践创新。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理论指导和基于研究的改进和深化,很容易拘泥于重复旧经验、照搬旧方法的模式。这种教学与科研的脱节,对教师和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也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包含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都是以往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然后不假思索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本身应该是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探索出现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其实就是国外多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而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它是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学习中进行,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它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师从“教师”向“教育者”转变的前提,是教师不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和课程是相互分离的。教师被排除在课程之外,他们的任务只是教学,就是根据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试卷、标准答案来教学;课程与教学脱节:教学内容和进度由国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参考资料和试卷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种规定的机械执行者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文案。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很多老师没有课本不知道教什么;没有教职员工,我不知道怎么上课;没有练习本和习题集,我不知道怎么写卷子。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失去了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方针,要求课程与教学必须相互融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理论和被动实施的观念;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面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课堂层面和学生层面,以及这些层面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加强课程建设的能力,使国家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和课堂实施中不断补充、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备开发本土化、本土化、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评价各种教材,分析课程实施的情况,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以社区为本位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不再仅仅是社区中的“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无关,而是越来越广泛地与社区有着各种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对社区开放的,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将其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放给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和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所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以社区为基础,社区生活具有教育性。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非常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和教室。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也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专业教师、学校教师扩展到“社区教师”。教师的角色是开放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