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梦游不能把你吵醒吗?

因为梦游有潜在的危险。

梦话:泄露你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在清代王燮的《秋灯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作者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我的人,XXX,经常睡到半夜才起床,打开门,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很快又回到房间里睡觉,自己却不知道。后来他和亲戚朋友搞海上贸易,大家都怕他以前的问题复发。每当他睡在船上,他就被绑在床上。时间长了,他放松了,有一天晚上没有系。他突然在卧室里爬起来,打开舱口下海,被汪洋吞掉了。”

“我的亲戚已经雇了一个叫李的仆人。晚上睡觉时,他会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声唱歌,唱完就睡着了。大家都问他,只听见他鼾声大作,全然不知。一天晚上,小偷潜入里屋,刚爬上墙。李突然从床上跳起来,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像演戏一样。小偷吓得从墙上掉了下来。大家听到声音都起来查看抓住了小偷,而李某乙还在睡梦中唱歌。”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梦游”,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梦话”。古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传统观点认为,“梦游”、“梦游”是“主动梦”。

“梦游”不是梦,而是“沉睡”

所谓“梦游”,是指一个人在明显入睡的状态下,下床四处游荡。虽然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只要能走路),但它在6岁至12岁的儿童中最常见,在成人中不太常见。

梦游一般发生在入睡前的1/3内,也就是入睡后的两三个小时内。梦游的时间因人而异,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或40分钟。有梦游倾向的孩子,往往只是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反复做一些僵硬的或漫无目的的动作,比如不断用手捏被子,然后倒下继续睡觉。但少部分成年人和梦游者的“招数”更多。他们会下床走动。他们可能去房子里的其他房间或者去户外。有些人只是四处走走。他们可能会去房子里的其他房间,比如开门,穿衣服,搬家具,甚至开车。(有一次梦游开车出门,直到发生车祸。)梦游者的眼睛是睁着或半闭着的,但表情呆滞,不东张西望,但遇到障碍物时,一般会自动避开。他的动作缓慢而僵硬,有点像机器人。如果他开始说话,通常是语无伦次的。如果你问他“你要去哪里”?或者“现在几点了”?他通常不会回答你的问题。没有文献报道说有人和一个梦游者交谈过,但如果你命令他“回床上去”,他通常会乖乖地回到床上继续睡觉。如果你摇一个正在拼命游泳的人,他往往会有一种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的反应。

梦游结束时,梦游者一般会回到床上继续睡,但有时也会倒在地上到处睡。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很害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睡在这里,也不记得梦游时发生了什么。

梦游有家族遗传倾向。

梦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据统计,15%的孩子至少有一次梦游经历,经常梦游的在1%-6%之间,但一般长大后会自动消失。成人梦游比较少,但属于慢性(频繁),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梦游的经历。

梦游有很强的家族倾向,男性多于女性。如果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个会梦游,那么另一个梦游的几率相当高,说明梦游可能有遗传因素。据报道,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会梦游。有一次凌晨三点,全家人起床,围坐在桌前。直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椅子,发出一声巨响,全家才惊醒。

睡眠实验室的观察显示,梦游者多为“深度睡眠者”。他们入睡后,比一般人睡得更深,更难醒来,梦也更少。梦游的孩子尿床、夜惊的发生率比正常孩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癫痫的发生率也比正常孩子高。

梦游是在深度睡眠中开始的,所以如果你白天太累,或者头几个晚上睡得少,或者睡前吃了镇静剂和安眠药,那晚睡得越深,梦游的几率就越大。

儿童梦游主要是由于器质性原因。

你为什么梦游?孩子和大人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大多数孩子的梦游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不发达有关。如前所述,梦游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儿童睡眠周期中的这两个阶段更长。如果孩子的睡眠进入这个阶段,就会把他从床上抱起来,让他站着,他会自动走来走去,继续“睡着”。儿童尿床和夜惊也发生在睡眠周期的这个阶段。所以孩子梦游、尿床、夜惊可能有其器质性原因,与心理因素关系不大。

成人梦游的心理因素

成人梦游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成年梦游者大多喃喃自语,做出看似“有意义”的重复动作。专家认为,这些梦游中的露骨言行是他内心深处,对过去某个创伤性事件的幻觉再现。

梦游其实是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

我们做梦时,梦里出现的话语或动作,虽然只是“纯粹的想象”,但醒来后仍有模糊的记忆。虽然梦游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语言和动作是具体的,但是把梦游者叫醒后,他就“完全没有记忆了”。这种差异似乎表明,梦游和做梦属于不同的意识范畴,梦游让人联想到“分离性癔症”中的“梦游”。

“分离性癔病性神经症”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当事人对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他的失忆,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是由于一种心理抑制。成年人的梦游,也许有一部分属于这种分离性癔病性精神病。

梦游有潜在的危险。

王献的人在船上梦游,最后掉进海里死了。梦游者走来走去,有潜在危险。大多数人认为,梦游者可以在高楼的窗沿上行走而不会有危险,这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梦游者不知道什么是恐惧,自然可以在地上行走,但如果你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唤醒”他,醒来后他可能会“害怕”掉下去。还有一种情况,走在高楼的窗户边,他有时会因为不知道害怕而踏出窗外或者撞墙。这些后果不堪设想。

Taves曾经报道过一个14岁的男孩梦游时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看冰箱,然后走出自己家的后门,走上了高速公路。他差点被迎面开来的汽车撞死,但幸运的是他只是受了点轻伤。认为梦游者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这可能过于乐观了。如果你看到一个梦游者,最好是在他踏入危险的环境之前。

睡觉很少暴露最深的秘密。

梦游往往伴随着梦游,但梦游并不是梦游者的专利,它比梦游更常见,大人小孩都有。

据古书记载,三国时,吴国的梦露有一次喝醉了酒,在大厅里睡着了,睡梦中突然张口把《易经》全背了出来,把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吕蒙醒来后,每个人都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吕蒙说,他刚刚梦见与傅仪的家人、文王和周公聊天,谈论国家的兴亡和天文地理。吕蒙觉得他们都在讲《易经》的道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用过《易经》里的一句话,于是他把《易经》里的话都背给他们听。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梦露的梦话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长、最连贯的梦话。

吕蒙的梦话实际上是他梦的一部分,所以他记得他在梦里说了什么。但根据世界各地睡眠实验室的观察,梦话可以出现在睡眠周期的任何阶段,梦话不一定是梦。梦话通常只是几句话,没头没尾,难以理解要表达什么,所以被称为“必隐之梦”。所以晚上说梦话的人可以放心,说梦话或者说梦话很少会泄露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