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专利
这年头除了杜蕾斯,小米擅长的就是“做事”营销。
6月28日下午,小米商城官方微博称,“说真的,明天就有新品了。”同时发布一张海报,文字为“造车?我们是认真的!”。但很快小米商城删除了这条微博。
在微博上,这些官方明星发一条微博,哪怕每秒删除一条,都会陷入巨大的信息流中。
于是,一时风起云涌,暗流涌动。“小米打算造车?!"
对,没错,就是车,而且还是“人人买得起的电动车”——符合小米定位的智能遥控车。
不得不说,选择这款铃木吉姆尼版权打造的小型遥控车,给了小米一开始用剪影“抖机灵”的最大可能。不然黑色的剪影是那么井井有条。乍一看还以为是小米偷偷落地了造车项目。
难怪小米相关负责人回应:“关于‘造车’的话题,明确回应:没什么。是小米商城的新媒体同学错了,聪明了,已经抄了内部流程规范。”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任何发布微博“新媒体边肖”的人都有权“被警惕”。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绝不会有这样“不合规”的操作。
这种“公开惩治”的举动,失去了朱元璋给廖永忠的“只封侯不封公”的味道。
不过,小米“造车”的小风波,也曾有一段时间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这件事,你是这么看的。
小米和雷军总是对汽车行业念念不忘。
小米和雷军,对于汽车行业,目前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萧艾的同学和车联网。
据七信宝资料显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同日还申请注册了相关图形商标。两者都归入9类科学仪器和42类设计研究。
这意味着小米在车联网部分的布局更进一步。
就在不久前,小米已经与北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纯电动小型车。小米主要提供了基于MIUI设计的车载系统。
今年4月,一汽奔腾T77米粉定制版上市。这款车是奔腾与小米战略合作后推出的定制车型。它基于普通版,最大的特点是集成了小米的语音助手,使得车载智能互联体验进一步升级。
甚至,小米在车联网部分的最高触就是在Ideal Smart ONE上搭载了萧艾同学内核的全新Wiki语音助手。
不出意外的话,随着行业的积累,小米最终会以某款MIUI车载版将萧艾同学推向市场。或许这样的开源系统可以扭转Zebra目前的霸主地位。
当然,不仅仅是车联网。小米和雷军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车,他们也想过。
目前,已知的事实和传闻如下:
①小米可能与比亚迪厂商合作打造了一款A0智能电动车Misra,依托的是自己的MIUI系统。
②2065 438+04年,雷军还专门拜访了埃隆·马斯克,了解特斯拉的生产情况。
③雷军控制的顺为资本先后投资蔚来的A轮和B轮融资。雷军本人也多次致电蔚来平台。
(4)雷军和何的关系,帮助了Xpeng汽车的投资和宣传。
5 ⑤ofo、马上出行、人人车、车险等领域有小米、雷军。
现在来看,雷军真的很聪明,明白“造车”是个深坑,不是小米现在能进军的部分。与其“顶上硬”,不如干脆做投资,先了解市场赚快钱。
但是,绝对的,汽车工业的“心”没有变。
华为和苹果的小心思对小米有刺激作用。
让小米时不时错过车的,除了自己的内心,还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刺激。
这种刺激来自华为和苹果。
华为不做汽车。
华为真正的老板任表示:“我们永远不会制造汽车。我们是车联网的模块,我们做的是车端计算的电子部分,我们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但它不是一辆汽车。我们要和车配合,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我永远不会造汽车。所以我们不会越界,我们有边界,以电子流为中心的区域会被切断。”
没错,华为也不造车,但是华为明白,车联网领域的巨大蛋糕才是华为真正的目标。
根据相关统计和预测,仅仅是汽车相关智能网联的C-V2X领域,就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依托在4G和5G方面的优秀技术积累,华为早早布局了包括“巴龙5000”在内的一系列车载芯片和车载网络相关技术。
以至于不久前,华为联合18家车企,正式宣布建立“5G汽车生态圈”。
不出意外的话,华为在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栈和投资已经超过100亿。这样看来,2003年华为宣布投资6543.8+0亿元进入手机制造业的时候,和现在华为想进入汽车领域相比,已经是小数目了。
华为的野心就是如此,车载芯片,车联网,自动驾驶都想要。
苹果比华为更贪婪。
从2020年开始,5438年6月+10月,苹果公布了一项关于自动驾驶的专利;今年5月,苹果公司在后座互动显示屏上的一项专利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认证。有消息称,苹果今年将在汽车上再花6543.8+09亿美元,投入巨资,推动汽车相关专利的研发和应用。
根据苹果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说法,苹果将汽车视为“终极移动设备”。巅峰时期,苹果从特斯拉、福特等公司“挖”来相关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打造了自己超过1,000人的团队。
“这个游戏的结局不可能只是与其他汽车厂商合作的更高级版本的CarPlay。”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aty?Huberty)预言“苹果需要控制平台的顶层设计、内部结构、体验和服务。”或者“苹果也会致力于汽车系统的整合转型升级,也就是从iPhone、ipad到MacBook一直沿用的技术思路。”
虽然在目前的公开披露中,苹果在自动驾驶方面正在努力,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苹果发布1当量的信息,那么背后至少隐藏着5当量的信息。
但苹果显然已经给了市场足够的信心去怀疑它在“造车”。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形式,但苹果的“实车假想图”每年都会出现,这可能是苹果默认的宣传思路。
毕竟苹果从没说过不造车。
不信?最近,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苹果的62项专利中,有一项是关于——TITAN项目,这是苹果汽车的独家项目,涵盖了新一代安全带系统,包括在安全带和车顶安装安全气囊。
驾驶舱和安全系统的设计一直是汽车工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小米造车”可能是单纯的大众情绪。
小米的影响力在于,无论是米粉还是看客,甚至是米黑,都希望小米“造车”。
秦久的世界是痛苦的。
2065438年小米11诞生时,1999元的价格彻底打破了整个手机行业的价格壁垒。从此,追求“性价比”成为主流选择之一,也成为所有品牌面对消费者时绕不过去的门槛。
几千块钱的手机,硬件上和1999元的小米差不多,老百姓高兴的跳起来。
所以小米有今天的规模,大家当然希望小米造车。
总理说,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在65438+万元以下。数据显示,即使在过去的2019年,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万元。
汽车的价格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拥有一辆车仍然被视为一个家庭“富有”的标志之一。
所以,当雷军和董明珠下定决心“造车”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掌声。从侧面看,掌声其实是普通人的期待。
普通人期待的不仅仅是国产车的性价比,而是小米的性价比。
“19999元交个朋友,小米能出一辆能和65438+万元抗衡的车。”
这么简单朴素的头脑,老百姓有时候就是这么“皮”。
当然可以理解。不然为什么荣威找威亚卖车,半价的车瞬间就卖完了?人们仍然认为汽车太贵了。
“小米,你可以让一切都变得更便宜。”
结论:小米一定会再次“斗智斗勇”。
不负责任地说,我相信小米一定会在不同场合继续“自作聪明”,然后让新媒体朋友继续“对不起,他们已经在玩了。”
但言归正传,既然小米真的没有“造车”计划,至少作为米6的用户,我相信小米真的可以在车联网或者汽车智能互联系统上下功夫。届时,萧艾的同学将会出现在更多的汽车上,也就是我能看到的汽车界小米最真实、最美的样子。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