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码输入法是什么?
中国人不输入中文就不会用电脑。过去,计算机只用于一些专业领域。除了专职话务员,其他人很少用,配备电脑的家庭就更少了。所以一般工作人员打字快慢无所谓。近年来,形势发展迅速。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和家庭的管理系统中。使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通信,电子商务和网上聊天也很活跃。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电脑工作、交流或学习。于是,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打字速度太慢了。比如网聊打字速度跟不上就没意思了。所以打字速度快意味着工作生活效率高。因此,选择一种简单易学、打字速度越来越快的输入法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使用拼音码或者数字码可以说是学而不学,但是很难提高打字速度。使用当今社会流行的形码输入,需要死记硬背,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重来,这让很多兼职录入人员望而却步。是不是所有的形状和代码都天生不规则,难以学习和使用?不,马铮在这本书里介绍的是一个形状代码中的新鲜世界。你为什么这么自信?请听一些关于马铮的小故事。
郑伊丽关于汉字编码结晶的研究获得批准。
马铮专利申请的正式名称是“部首通用编码方法”,简称“部首码”。它是著名语言学家、《华英词典》主编郑伊丽教授半个世纪以来对汉字形码研究的结晶。经过我1988的干预,我们的发明也是一样的。马铮(1990)通过鉴定,优化后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1993年,马铮评审会召开,中文信息领域著名专家经过严格测试和考核,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马正规范、易学、快捷、通用,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见评价书第六页)。因为郑老对汉字的编码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所以专家们说偏旁部首的通用编码方法叫郑码!
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几天就能学会。中国人还难吗?
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这是马铮易学的最好证明。韩国国宝* * *有5000多万汉字。1995年,三星galaxy有限公司想把它做成光盘阅读。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快速输入汉字。经过反复考察,马铮被选中了。3月下旬,我去韩国做讲座,遇到了30位韩国女士,她们既不会读汉字,也不会写汉字,对部首一点概念都没有。可想而知,教他们输入汉字有多难。经过八天的教学(其中四天左右专门用于翻译),他们不仅能输入佛经中的繁体字,还能输入异体字。刚开始,他们的打字速度很慢,每分钟只能输入五个单词。10天培训结束回国,韩国小姐正式开始入佛经。过了一个月,三星给我发传真说:“奇迹出现了!现在他们每分钟可以输入60多个汉字。”到2个月的时候,他们可以每分钟输入超过80到100个汉字。要知道,佛经是没有标点的,只能单字输入,而且经过拓印影印,字迹也不清楚。然而,30位韩国女士使用了马铮,仅用了4个多月,就把《高丽大藏经》的5000多万字全部输入了电脑。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高兴地说:“马正是1995年三星最成功的技术引进。”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可以在几天内掌握马铮,他们打字越快,中国人需要2-3天才能学会。
我们曾经去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培训马铮,来学的大多是40多岁的厅局级干部,两天半就学会了。后来,许多人一边思考一边用马正的投入写报告和文章。年轻干部很羡慕,我们又给年轻人办了一个班。
我们已经测试了北京的学生。小学的被试是五年级学生,训练30个小时,每分钟能输入20个左右的单词;加上课外练习36个小时,每分钟输入50字左右;如果继续练习,输入速度会有所提高。但是学生面临入学考试,停止练习一年。中考结束,孩子们坐在电脑前,依然可以用马铮输入文字。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忘,孩子回答说想了想就想起来了。职高学生经过20个小时的训练,最好的学生每分钟可以输入52个单词,最差的学生每分钟可以输入30个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使用,很多同学每分钟可以输入120-160个单词。
作者:Shijng 2005-12-30 18:51回复本发言。
-
2郑电码概述
现在学郑码的话,需要的时间会更少,因为我们开发了易学郑码的练习软件,在电脑上一步一步练两天,第三天就可以打文章了。
结束台湾省选手垄断繁体字冠军的局面。
从1990到1992,海峡两岸举办了三届计算机中文输入大赛。比赛包括四个简化字参赛作品和四个繁体字参赛作品。前两届比赛,繁体字冠军都被台湾省选手夺得。第三场比赛,台湾省要给每个冠军一台神奇的电脑。因为电脑要通关,所以他们觉得带四台电脑就够了,不让繁体字项目夺冠的四个台湾省选手再把电脑带出海关。组委会征求意见,我说这次不一定,因为有几个职高学生要和马正一起参加比赛,不如让他们多带两个。果然,刘墉夺得了一个简化字冠军和一个繁体字冠军,结束了台省选手垄断冠军的局面。
在1993和1994中,使用马铮的学生获得了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第一名。我记得1994比赛是七项综合赛。比赛结束后,赵志芳教练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因为来自财经学校的许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成绩遥遥领先20分,为北京队获得小组总分第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不能键入生僻字,请使用马铮。
有些行业是汉字的大用户,如公安和银行的实名制管理、图书馆图书的数字化处理、科学研究和印刷出版等。,他们经常会遇到科技中不常用的名字、地名和用词。以前这种矛盾并没有显露出来,因为各种文件都是手写的,没有写不出来的字。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在用电脑,打不出生僻字,尤其是人名,真的很尴尬。比如有朋友拿到了新的户口本,打开一看。他们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被电脑打印的整整齐齐,但是他们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是歪歪扭扭的手写的,有的甚至用空格代替,真是让人失望。银行在将储户姓名录入电脑时,经常会遇到漏字的问题。至于国家在村、村一级实行的地名,甚至有两三千字不能用电脑输入。科技用字,尤其是很多鱼、鸟、虫的名称,往往担心生僻字的处理。但是,这些生僻字可以用郑码在电脑里打出来。原因是什么?其实现在的Windows 95/98系统已经存储了2万个汉字,但是很多人还是沿用旧的输入法,无法调整。如果在Windows 95中选择筝码,或在Windows 98中设置为状态,使用筝码可以很容易地调出大量生僻字,也可以同时输入简体字和繁体字。
部首码和字码提取方法是通用的。
使用马铮最大的方便是你已经学会了打成千上万的常用单词。遇到生僻字,同样的部首表,同样的编码规则,同样的取码方法,就能轻松输入上万个生僻字。可以说,马铮多功能的优势是目前其他输入法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一次展览会上,我公司的展示项目是“计算机集成汉字处理应用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可以打出654.38+万个汉字,观众可以从654.38+万个汉字的打印稿中选择任意一个生僻字。演示的女士可以按下四个英文字母键,单词就会跳到屏幕上。一天,这位年轻的女士生病了。只有一个女孩已经学习马铮两个月了。平时她只是用常用词打公司文件。这次让她临时表演生僻字。她非常担心。我说:“你就把这些生僻字用通常的方式编码吧。”然后,我从稿子里选一些生僻字,她可以打出来。使用马铮不仅打字速度快,而且使用规则一致,可以轻松解决生僻字的输入问题,即使不会发音也可以打出这些字。
输入法“升级”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字根码和字的取码规则都变了,原来的用户还需要重新学习,很麻烦。郑码版本稳定,通用。也就是说,8年前,我学会了马铮的部首码和选码规则,当时我能输入6000个常用汉字。如今,在不同的中文操作系统中,如中科院的红旗Linux、微软的Windows 95/98/NT/2000、IBM的OS/2或钟毅的全汉桥2000,用同样的部首码和取码规则,可以输入2万、7万甚至65438+万个汉字,每个汉字最多只需要4万个。这是很多输入法做不到的。尤其是目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对大字体的需求,这使得马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大家花2-3天学习郑码是值得的,因为“学一次,受用一生。”
作者:Shijng 2005-12-30 18:51回复本发言。
-
3郑电码概述
识字教学的背景让人觉得似曾相识。
国家语委发布的语言规范是有效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保障。马铮在汉字处理上符合国家语委的相关规范。例如,选择的基本部首是部首规范中的部首;根据第一笔形对字根进行分类,第一笔的确定符合笔顺规范等。,保证了马铮不仅与学校的识字教学有着相同的基础,而且让成年人在学习这种输入法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如果输入单词“谢”,单词“马铮”被视为三个部首“福、申、寸”的组合;“很”这个词在马铮被当作“一”和“根”两个词根的组合,每个人都会感到自然、亲切并能全心全意地接受它。
有利于识字教学、查字典和计算机输入训练的结合。
将汉字按郑码的编码排序后,同根的前几个字可以相对集中在一起(见附录8)。所以,如果以郑码作为字典查找方法,即使遇到不能发音的字,也可以根据首偏旁的代码快速找到想要查的字,然后通过注音和释义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可以摆脱繁琐的数几个偏旁部首笔画的查字方法。如果在小学识字教学阶段,讲解汉字的偏旁部首时,可以配合教学使用马铮查字典。即使当时的学生不具备使用电脑的条件,一旦接触到电脑,汉字查码就是电脑的输入码,那么新一代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输入汉字,而无需学习其他任何东西。
对于不想花时间学习郑码的朋友,可以使用本手册中的“郑码优先查找法”,找出自己需要的生僻字的郑码编码,输入到GBK郑码的环境中,以弥补文献中遗漏的生僻字。
总之,马正为识字教学、查字典和计算机输入技能训练的结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将对中国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曾多次获得国内外重大奖项。
马铮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1992《马铮》获北京国际发明金奖和最佳奖。1994,获得第22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评委给出评价:“马铮汉字系统的发明为中国和亚洲的文化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于马正,由北京钟毅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基于Windows中文系统平台,可处理70000和65438+万汉字的汉字处理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汉字之王”的前身),经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记得在专家答辩会上,20多个专家围着椭圆形的桌子坐着,不停地提问。后来有专家写了一些在电脑里打不出来的生僻字,有专家从654.38+万字的打印稿里挑出奇怪的字来评价我们开发的应用系统。当我们迅速把这些文字和郑码一起放在屏幕上时,很多专家都兴致勃勃地站了起来,他们对郑码和系统的怀疑在这个事实面前瞬间消失了。
后来,马铮和整个汉字处理应用系统获得了中国科技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 5438+00年6月,首届“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在香港举行,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和美国的500余家企业参展。我们公司随中国发明协会代表团去了展览会。世博会位于著名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所有的展位都安排在一个巨大的展厅里。横向看,大概有8-10排摊位。垂直看,大厅长约70米,紧密排列着摊位。我们公司的展位是W94——靠近中柱的最后一个小展位。看到这么大的阵势,我就想:“哎呀,糟了,评委们可能看不到我们的展览了。”展览后两天,拿着文件夹的人来参观我们的展览,不时提问、录音、要求演示。在展览的最后一天下午,一位先生通知我,我应该准备在今晚的宴会上领奖。晚上,宴会开始前,中国、香港、台湾省和美国的发明协会主席坐在主席台上,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坐在中央。颁奖从三等奖开始。当主席宣读45名一等奖获得者时,我们还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不久,宣布董建华先生将亲自颁发大奖,中国、香港和台湾省三个项目获得大奖。直到董事长读到最后一行,我才听到“中国北京钟毅电子公司”的名字。为港台省颁奖后,董建华先生亲自将奖盾交给我,我代表92岁的父亲、公司所有同事、所有支持钟毅事业的朋友、我的丈夫和女儿接受了这一荣誉。
马铮的故事到此为止。随着中文系列Windows的普及,郑码的安装率也越来越高。大家都说“用Windows学郑代码”。但是,很多朋友想学却不知道从哪里学,以至于马铮沉睡在Windows系统中。很多转投马铮的朋友向我们抱怨:“马铮比很多输入法都简单易学易用,为什么不加强宣传推广呢?”我们感激朋友的好意。要知道推广是要靠雄厚的资金和大量的精力支撑的。近几年来,我们微薄的资金和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能处理65438+万汉字的马铮超级应用系统的生产和开发上。我们真的没有多余的能力去更多的照顾马铮的推广,即使马铮的教材断货一年。令人欣慰的是,70000和65438+万汉字的应用系统已经开发成功,我利用业余时间编写的教材《马铮》也已经发行。有了易学马铮的练习软件,它为我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帮手。希望通过这本教材和练习软件,帮助你快速掌握这种科学便捷的中文输入法,让你精心构思的内容,像欢快奔腾的小溪一样,顺着在键盘上跳跃的指尖,流向水晶屏幕。
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已经大踏步进入学校和家庭。汉字输入也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变成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事实证明,马铮是输入汉字的最佳选择:学习马铮,你打得越快,别人就能打得越多。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新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Windows可以使用该大纲参加中文输入等级考试,郑码的使用天地进一步拓宽。我们的愿望是: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科学便捷的中文输入法。我们深信,随着宣传和推广的扩大,马正一定会在计算机信息领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f?kz=74716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