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种羊场的规模
遗址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00公顷,草地1,000公顷,林地2800万公顷,自然水面5333.3公顷。截止1995年末,总人口为10755人,其中职工4442人,科技管理干部229人。
场部有16个部、室、处,下设6个农科、林场、农业服务公司、水库。有20个工商企业,7所中小学,1职工医院,还有变电站,兽医站,电话机房。
1983期间,双辽羊场管理体制彻底改革,打破了粮食由政府卖,钱由政府花的局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后,结束了亏损的历史。
自1983以来,双辽种羊场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马来西亚四支核心羊队投资的1083延米羊舍土墙已全部改造成1.8米高的水泥砖墙,3100平方米的瓦房升级改造,改善了饲养条件。1995年末,东北细毛羊2.5万只,马1400匹,黑白花奶牛300头,猪4000头,禽6万只。
在农业生产方面,辽宁种羊场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组织全体农场职工坚持利用农闲季节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自1983以来,已利用土方103万立方米,修建排水干渠12条,达到114000延米,改造中低产田3200公顷。80年代初,粮食总产量为8001吨。90年代粮食产量猛增,达到1.995,粮食产量2万吨。
校办产业有:汽车修理厂、乳品厂、酒厂、机砖厂、硅砂矿和饲料加工厂。由汽车修理厂组织生产的四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专利产品ZBFZ-1为1992。通过吉林省农机产品鉴定站检验并投产后,深受农民欢迎,被国家科委等部门共同称为国家级新产品。乳品厂生产的“吉森”牌一脂锌奶粉在1992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新产品;机砖厂生产的红砖经有关部门检测,抗压抗折强度在75以上,达到民用建筑标准。1995,全站工业总产值400万元。
1953,双辽种羊场开始承担东北细毛羊育种任务,1967选育东北细毛羊,1955承担吉林万马育种任务,1978选育吉林万马。这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