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高科技专利
65438+2月29日,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2019165438+65438+10月29日,公司收到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沃特玛”)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深圳中院”)的报告。
没错,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动力锂电池企业,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它拥有2000多项专利,最终在2020年钟声敲响前破产。
让旅者没想到的是,2019最后一篇是关于“破产”的,真是伤脑筋的一年。即便如此,汽车领域的发展仍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翻译成中文,2020年关于动力电池企业倒闭破产的消息会接踵而至。
谁会是下一个沃特玛?
虽然没有人想成为下一个“沃特玛”,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沃特玛。
2017年,全国动力电池企业155家。201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05;到今年,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只有80家,其中真正能实现装机的只有40家左右。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三年存活下来的公司不到20家。
这还不包括沃特玛,不是一般的实力。它曾经风光无限。
2015年沃特玛电池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6.6%,排名第五,仅次于当时的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李绅、郭萱;2016年,沃特玛被当时的坚瑞消防以52亿元收购,溢价近5倍。坚瑞消防更名为坚瑞沃能,进军新能源领域。
沃特玛电池2017年一季度为坚瑞沃带来了1681倍的净利润增长,坚瑞沃当时98%的营收来自沃特玛。可惜好景不长。2017下半年,沃特玛爆发债务危机。
公告显示,2017年度,坚瑞沃能年度净利润为-37.34亿元;2018年度,公司净利润为-39.4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大幅亏损,净利润为-26438+07万元。
目前沃特玛对外负债约6543.8+097亿元,欠559家供应商债务约54亿元。公司现有资产仅为部分建设用地、对外股权投资、车辆、存货、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等。曾经,沃特玛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匹配排名中位列第二,如今却以破产告终,很难不遗憾。
其母公司坚瑞沃能目前已停牌。截至停牌前一天,2月22日收盘65438,坚瑞沃能市值仅39亿元,较高市值缩水近九成。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后悔药的话,坚瑞火应该想喝N碗,打死也不会买沃特玛。可惜没有如果。
据坚瑞沃能工作人员介绍,其母公司坚瑞沃能受沃特玛拖累资不抵债,目前处于破产重整阶段。虽然重组投资方已经确定,但重组方案草案仍有可能流产,坚瑞沃能仍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于沃特玛的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与沃特玛不重视核心技术,只通过产业联盟争取临时订单的做法有直接关系,这也导致公司没有及时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而被市场淘汰。
不仅仅是沃特玛和坚瑞沃几乎可以“英年早逝”,除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其他很多企业可谓是吃糠咽菜,2065438之前11个月的累计市场份额少之又少。
1-11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7.6GWh的累计装机量排名1,占比52.5%。比亚迪以9.61GWh排名第二,占比18.3%。可见,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了。郭萱高科、李绅电池、AVIC锂电、亿纬锂能等20多家公司占据了近30%的市场份额。
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淘汰名单已经肉眼可见。深圳中欧瑞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刘飞表示,在未来的动力电池领域,小企业是没有机会出来的。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再是唯一的一家。
显然,比亚迪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头羊”地位并不服气,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2017之前,比亚迪动力电池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比亚迪作为最早从事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研发的车企之一,能够坐上行业第一的宝座。一是新能源客车在国内率先推广,补贴金额巨大。此外,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也不小。
但2017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发生,以及政策补贴的不断下降,公交车用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之下降,比亚迪不幸放下枪,业务萎缩。
走与比亚迪不同的技术路线,手握锂三元王牌的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年异军突起,成功挤掉松下和比亚迪,成为2065 438-2007年的世界第一产业。
2017年,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73%,达到11.8GWh,当时一家公司垄断了近30%的市场,配套的乘用车和客车车型超过500款。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出货量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
但业内人士表示,看似市场份额接近50%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风险。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行业内以实力著称,从其现金流和预收账款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利好,但从整车厂商的角度来看,他们显然不希望有这么强的供应商,因为这无异于卡在产业链最关键的位置。
一位车企代表表示,“如果你现在去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提货,不可能有钱,但要看谁给的钱多。”
因此,车辆制造商有必要支持能够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竞争的供应商。无论是外资品牌的参与,还是国产品牌的崛起,整车厂大概都会乐见其成。
让整车厂欣喜的转折点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的取消。
2009年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第22号),第一、二、三、四批符合规范和条件的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此举意味着,因“白名单”暂时离开中国市场的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日韩动力电池巨头有望加速回归,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将正式迎来“洗牌”时代。同时,从2018年全球出货量前十的电池企业可以得知,只有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和上述三家公司具备全球竞争力。
为了“回归中国”,日韩动力电池巨头早在2018就做好了“备战”的准备。
2018年7月,LG化学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32GWh动力电池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2010开始量产,2023年达产。5438年6月+同年2月,三星SDI悄然重启了停工两年的Xi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同月,松下宣布将投资数亿美元,将其大连动力电池厂的产能提高一倍。
另外,现在比亚迪已经悔悟,开始主动了。与长安汽车成立电池合资公司后,已开通公司e平台。最新消息是比亚迪将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
这些动力电池巨头之间的“厮杀”,只会导致“神仙打架,小孩遭殃”的局面。同时,锂电池板块将进入高质量竞争时代。
国泰君安电气新行业分析师徐云飞认为,如果2030年全球电动车市场份额达到30%,预计动力电池行业净利润将达到6543.8+040亿,十年净利润增长10倍以上,锂电池龙头和材料龙头将迎来巨无霸时代。
文/甘方立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