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BAIC、CRRC等顶级企业的湖南,一个三线小城,不同寻常。
战争年代,株州汽车制造业开始萌芽,原本安静默默无闻的小镇被规划为“东方鲁尔工业区”,一时名声大噪。
从此,伴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梦想,株洲的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汽车工业三大主导产业日益强大。从第一台国产电力机车到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都写下了“株洲”的印记。
百年以上的深厚工业底蕴奠定了株洲在中国电力行业的地位,也开启了株洲在新时代发展的篇章。
株洲所擅长的轨道交通、汽车产业、航空动力,与当前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
近年来,株洲以此为基础勾勒出新能源产业版图,拓展风电、光伏、氢能等热门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01
成为全国第一在株洲并不少见。
电力行业一直是制造业的“心脏”,株洲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株洲的电力工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创造了20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近年来,株洲开始打造“中国电谷”,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汽车产业优势领先全国。
在轨道交通领域,株洲被称为“火车拉动的城市”。不仅是CRRC株院和CRRC株机两大龙头企业,也是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产值最高的地级市,电力机车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R&D和生产基地,株州还占据了国内直升机发动机90%的市场份额,如今航空动力产业园的建设正带动当地航空产业“一飞冲天”。
在株洲市民中,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大体可以说明当地航空业的繁荣——“在外地排队领驾照的时候,株洲人已经开始学开飞机了。”
当然,株洲的汽车产业也是该市的支柱产业。虽然没有轨道交通、航空动力那么发达,但近年来,随着北汽集团的落户,株洲的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崛起。
短短五年,北汽株洲分公司成为华中地区“明星企业”和时代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客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可以说,今天中国制造的地图上,“株洲标记”越来越多。行业第一,全国第一,世界第一,都是这个城市共同的成就。
02
产值1000亿,株洲将开启新版本。
深厚的工业底蕴,给株洲留下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还有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株洲立足自身资源条件,进军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产业,迅速规划千亿集群产业版图。
新能源汽车制造是株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2008年,以BAIC为龙头的BAIC南方生产基地落户株州,斐讯电气、江苏永成等配套企业也前来落户。
目前,株洲汽车产业全链条企业2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大部分集中在株洲高新区,整体产值超过300亿元。
株洲已初步建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设计研发、零部件制造、产业服务等环节基本完成。
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株洲的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业也十分抢眼。
尤其是在风电行业,以CRRC株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经构建了颇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布局,涵盖了从叶片到发电机、从齿轮箱到变流器、从减震器到塔架的全方位风电配套产品。
CRRC株机成套风机、CRRC株机发电机、株机时代新材料防冻叶片等核心部件国际知名。
当然,相对于百余年的电力行业,株洲的新能源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
根据之前株洲发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株洲将继续围绕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重点新能源发展。
预计到2025年,株洲新能源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6543.8+0000亿元,形成千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开启城市产业发展新图。
03
氢能来了,株洲能撑得住这股热潮吗?
7月27日,《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发布,氢能作为该市“支柱产业”正式亮相。
在全国几十个规划氢能产业的城市中,株洲的发展有哪些差异?
从产业规划来看,株洲中规中矩。根据规划,株洲将分别建设“株洲高新区氢能示范生态产业园”和“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氢燃料电池汽车创新示范产业园”,依托集聚效应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当然,株洲的规划也极大的彰显了自身在汽车产业上的优势,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让这个版本的氢能发展规划更加接地气。
根据规划,到2025年,株洲将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加氢站8至10座,燃料电池客车10万辆,燃料电池客车65438+万辆,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全产业链工业产值将达到800亿元。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最关键的电机、电控、电池“三电”装备是株洲所的先天优势。就连之前略显短板的电池领域,也随着振邦氢能、德威明兴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等新项目的落地而加速弥补。
目前,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被认为是氢能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出口。株洲有着深厚的汽车工业基础,足以让很多城市深感羡慕。
当然,株洲也有丰富的氢源,无论是工业副产氢气、天然气重整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有产业化的空间。
相比华北、华南的“狂热”,华中的氢能大潮似乎并不凶猛,这也让株洲的氢能规划显得尤为突出。
其实除了湖南株洲,湖北武汉也是华中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氢能推广城市。
武汉和株洲的氢能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布局上,都是依靠自身强大的汽车产业基础,抢占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高地。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湖南株洲和湖北武汉的两颗“中国氢能汽车明珠”将在冉冉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