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绿色水稻除草剂可以用?

绿色水稻减少除草剂使用的初步研究。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坛山镇农业技术站3号。江西宜丰县石狮镇农业技术站宜丰336300)摘要:研究了米糠对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米糠的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独施用稻糠的防效远低于常规化学除草,最高为82.1%。然而,施用200g/m化学除草剂的稻糠的控制效果相当于或略好于常规化学除草。最高产量损失为3.93%,但单施稻糠最高产量损失为6.4%(100g/m2),其余为4.5。早在2004年,宜丰县就确立了创建生态县、创建绿色农业大县的长远目标,并先后编制了《宜丰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和2006-2010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规划。为适应绿色水稻生产的需要,顺应绿色植保的发展方向,2007年,我们进行了绿色水稻生产化学除草剂减量配套应用技术的初步探索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要介绍如下。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米糠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产量影响,研究化学除草剂减量的配套应用技术,为绿色水稻生产中化学除草剂替代品种和配套应用技术的筛选和确定,以及大面积示范和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实验条件2.1作物和目标作物为两晚稻,品种为丰源优299,目标为水田杂草。2.2环境条件试验田2个山头4.2亩,由宜丰县天宝乡藤桥村连中原承包。属于绿色水稻核心示范区,稻田杂草多发区。2007年7月22日种植,肥水管理等栽培条件基本一致。3.实验设计和安排是3.1化学药品,3.1试验化学药品和处理剂量。稻糠的粒径为30。天宝藤桥大米加工厂生产35%丁苄可湿性粉剂,处理剂量为100g/m2、200 g/m2、300g/m2,3.1.2,江西山野化工公司生产。处理剂量为55g/667m2,110g/667m2。3.2小区布置和小区试验分为三类:一、秸秆全量还田,共四个处理:(1)播种后5天施用35%丁。(2)播种后第5天,施用稻糠100g/m2和35%丁苄可湿性粉剂55g/667 m2;(3)播种后5天施用200克/平方米稻糠和55克/667平方米35%丁苄可湿性粉剂;(4)空白对照。二是秸秆半量还田,设7个处理:(1)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10g/667m2播种后第5天喷施;(2)抛秧后5天施入稻糠100克/平方米;(3)播种后5天施入200克/平方米的稻糠;(4)抛秧后5天,施入300克/平方米的稻糠;(5)播种后5天,施用稻糠100g/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55g/667 m2;(6)播种后5天施用200克/平方米的稻糠和55克/667平方米的35%丁苄可湿性粉剂;(7)空白对照。三、秸秆不还田,设置7个处理:(1)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10g/667m2抛栽后5天喷施;(2)抛秧后5天施入稻糠100克/平方米;(3)播种后5天施入200克/平方米的稻糠;(4)抛秧后5天,施入300克/平方米的稻糠;(5)播种后5天,施用稻糠100g/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55g/667 m2;(6)播种后5天施用200克/平方米的稻糠和55克/667平方米的35%丁苄可湿性粉剂;(7)空白对照。***18处理,每个处理面积40m2,重复三次。3.2.2小区布置将试验田分为全秸秆还田、半秸秆还田、不秸秆还田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治疗是随机排列的,治疗室之间用小脊隔开。3.3申请方式3.3.1申请时间和频率7月27日申请一次。3.3.2施用工具和方法将化学除草剂与尿素混合,施用稻糠。3.3.3天气资料申请前晴,申请当天(7月27日)晴,最高气温38度,28-31晴转多云。7月下旬平均气温29.7度,8月上旬和中旬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旬降水量30-50毫米,旬平均气温28-30度。3.3.4土壤数据试验田土壤为中壤土,ph值为5.1,土壤肥力中等。抛秧前施复合肥30公斤作底肥,抛秧5天后施尿素15公斤作分蘖肥。稻糠处理后,水层维持在3-5cm左右10d。4.调查4.1调查时间和内容施药后5d、10d、15d、20d、30d调查田间杂草种类和数量。收获后,测量每个地块的产量。4.2调查方法采用平行跳跃式方法,每个处理小区调查0.75m2,即每个处理小区调查3个点,每个点调查0.25m2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每个点的调查数据单独记录(详见附表)。4.3调查数据及对照区杂草总数的计算-施药区杂草总数的防治效果(%)= ×100对照区杂草总数4.4其他4.4.1安全性观察施药后各小区均未发生药害,水稻生长正常。4.42试验期间,8月2日施用常规农药一次保苗,8月25日施用农药一次防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5.结果分析与评价(见附表)在稻草总量还田条件下,化学除草剂防效减半,米糠相当于常规化学除草5天;处理后10d远低于常规化学除草。15d后,100g/m2的稻糠防效(62.3%)低于常规化学除药(74.5%),而200 g/m2的稻糠防效(78.3%)高于常规化学除药。处理后20天和处理后30天的防效与常规化学除草相当,处理后30天添加200 g/m2的防效(765,438+0.7%)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除草的防效(62.8%)。处理15d后添加200 g/m2的防效优于常规化学除草。在秸秆还田一半的情况下,单次施用稻糠的除草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00 g/m2和300 g/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100 g/m2处理。防效远低于常规化学除草,最高为71.9%(300g/m2稻糠处理后20天)。化学除草剂对稻糠的防效与常规化学除草相当,添加100 g/m2与添加200 g/m2处理差异不大。在秸秆不还田的情况下,化学除草剂对稻糠的防效较好,与常规化学除草相当,最低为88.2%。单独施用稻糠的防效远低于常规化学除草,最高值为82.1%(300g/m2处理稻糠后为10d)。各处理的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增幅大于稻草还田一半条件下的防效。产量影响:与常规化学除草相比,不使用除草剂的产量损失最大,达到6500。当除草剂减半并施用米糠时,最高产量损失为3.93%,但当单独施用米糠时,最高产量损失为6.4%(100g/m2),其余为4.5%。产量损失随米糠用量的增加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