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的转变
在甘霖实业公司,记者看到了规模庞大的节能灯厂、服装厂、鞋厂、聚合物管厂、木材厂、纺织袋厂、汽车滤清器厂...每个工厂都在忙碌,每个员工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
徐永和说,企业破产后,甘霖按照市政府和矿业集团的要求,改变了发展思路。一方面,他积极坚持以排水为前提的资源生产,在安全的前提下开采现有的、可开采的能源,每年仍可开采煤炭654.38+0.5万吨。
在做好这一点的同时,甘霖决定抓住城市转型的机遇,重点发展非煤产业,同时拉长产业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徐永和说,破产之初的想法是,企业离枣庄市政府近,在市区的中心位置,位置比较好,排水有充足的水资源,1.300多亩地,厂房充足,人员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不能再为了即将枯竭的地下资源而生存下去,必须转变思维。”。他说,要发展,首先是筑巢引凤,利用现有的资源吸引技术,吸引好的项目,弥补空白的厂房。经查,该公司联合南方,到枣庄唯一的节能灯厂,年产节能灯300万只。在满足周边需求后,还实现了出口,得到了市政府的奖励。
然后,甘霖和韩国合资,去了一家鞋厂。鞋厂是人员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效益也非常可观。如今年产量达到300万双,主要出口比利时、美国、日本、韩国。“刚才鞋厂的厂长过来说,昨晚加班到夜里两点多才送走了三个集装箱。”
徐永和说,现在鞋厂的出口比较好,订单都排到年底了,完不完,天天加班。此外,甘霖还与美国环球贸易公司和台湾省恒杰公司签订了服装厂合同。甘霖的服装厂现在是枣庄第二大服装厂,年产量1.6万件。随着核台省企签订恒杰服装厂二期扩建合同,二期扩建项目可再增加产能300万件,总产能将达到460万件,将是枣庄最大的服装厂,年产值超过2亿。为拉长产业链,还启动了与服装厂配套的400万件服装水洗厂,已列入市外经贸委周调度日程。“洗完之后,产业链的拉长不仅能增加就业,每年还能增加654.38+00万的净利润。”徐永和自信地说。
除上述项目外,甘霖还利用日本的高新技术,建成了全国一流的高强度PVC管厂,具有抗静电、高阻燃的特点,适用于煤矿瓦斯排放和瓦斯抽放。“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只能24小时生产。”围绕制管厂,他们还开发了柱鞋、柱帽、地轮、托辊、电机叶片、支撑网、电缆挂钩等系列产品,用于聚合物煤矿生产。7项产品获国家专利,产品畅销陕西、湖南、贵州等14省市,成为非煤支柱产业。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兴安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非煤产业格局。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矿山重生和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