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一种刀叫“英吉沙”。有人知道这件事吗?越详细越好。

人们提起英吉沙,往往会联想到刀。他们路过英吉沙,当然不会错过看刀的机会。因为上学,出差,探亲,无数次路过这里,养成了看刀的爱好。至于那些沿着古丝绸之路旅游的外国游客,到了英吉沙一定要买几把刀作为纪念品——英吉沙刀在全国民族手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旅游纪念品一等奖。一些香港商人也来英吉沙订购刀具。

英吉沙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位于南疆最大城市喀什和最大县莎车之间。山不高,仙为名;水不深,龙为灵。因吉沙以其刀闻名于世。

正如诗人奈在《剑与花》诗中所写:谁来新疆,不锻造一柄利刃,在笑声中削雪;在沙漠上砍蟒蛇龙。

英吉沙刀一般都是十一二厘米长。最大的有半米多,最小的只有两寸左右。刀族只有几个巨人和小矮人。它们形状各异,有月牙、鱼肚、凤尾、鹰、红嘴寒鸦、百灵鸟头……有的难以形容。无论什么款式,做工都很精细,外观也很顺眼。更不用说它的极端锋利,是很多切割工具都具备的。我看过卖刀人的现场表演:头发一碰就被吹掉,铁屑纷纷掉落。新颖独特是英吉沙刀的特点。尤其是剑柄上。黑色的是兽骨柄,亮色的是钢柄,亮色的是银柄,黄灿灿的是铜柄。有的hilts上雕刻着奇妙的图案和流畅的花纹,镶嵌的珍珠和人造红宝石光彩夺目,即使是零星的点缀也恰到好处,给人一种艺术美感。

关于英吉沙刀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个是据说古代英吉沙土地贫瘠,人民生活悲惨。上帝得知后,决定送给能工巧匠打造一把刀,造福子孙后代。此后,英吉沙逐渐富裕起来,成为一座新城。英吉沙在维吾尔语中是“新城镇”的意思。刀的手艺也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是古时候英吉沙以南的小镇卡尔沃西。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工匠一生都在打造一把刀。他制作了一把刻有红绿黑三色的木柄刀,锋利美观,农民们纷纷仿制。从而代代相传,然后工匠们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刀,刀柄上镶嵌黄铜、白银、牛角和贝壳,并雕刻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因吉莎的刀工工艺从此兴盛起来。

传说未必与史实相符,但英吉沙刀的出现无疑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有关。历史上,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崇拜武术和刀。他们多为游牧民族,副食多为牛羊肉。必须用合适的刀宰杀和剥皮牛羊或切割肉块。维吾尔族人喜欢大块的牛羊肉,尤其是烤全羊。在宾客围坐的宴席上,当美味的牛羊肉端上来时,宾客们纷纷亮出各种刀具。谁有一把漂亮的刀,人们就会投来赞赏的目光。英吉沙刀是最受喜爱和青睐的!维吾尔族家庭主妇用它当菜刀,轻巧灵巧。另外,南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这简直就是造物主的特别安排。Ingisha刀是削皮的最好工具,尤其是切哈密瓜。我对维吾尔人切瓜的高超技艺感到惊讶。除了练习,恐怕得心应手的因吉沙刀也是一招。

卖刀的都是维吾尔族男子,多为年轻人、中老年人,还有十一二岁的小巴郎。他们摊开手中的刀让你选择。除了和他们玩,给他们看,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做切割演示。他们不喜欢手中的刀。他们会一个接一个地把它们从口袋、胸前、袖口和靴子里拿出来。只有上帝知道他们身上有多少把刀!这个刚送走,那个就跟着来了。这只是一个“游击区”,走一百步才能到街上,这是刀的“阵地”。在地毯和毡子上,在巨大的木床和木架上,一把把刀排成各种各样的队形,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有些镶有彩色剑鞘。因吉莎的剑鞘也很精致。刀越高级,鞘越豪华。到了巴扎就热闹了!这条路与街道相连。人群拥挤,熙熙攘攘,喊声和刀光不绝。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的刀闪闪发光。左也是刀,右也是刀,前也是刀,后也是刀。比如骑士唐吉诃德面对风车的时候,我好像少了很多胆怯和懦弱,好像变得勇敢坚强了。当然,这只是一时的错觉,但置身于这个刀光剑影的世界,确实能让人领略到西域的独特风味和情趣。

英吉沙到底有多少人制刀,没有人具体统计,恐怕也很难准确统计。以前面提到的刀的发源地辛莽乡甘兰村为例,300多户人家中有一半以上从事这一行。刀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手工操作,最大的县刀厂也是如此。单纯的剑客似乎并不渴望解脱,他们更沉迷于自己的手工。就像人们更喜欢手工拉面而不是机卷挂面一样,也许这就是英吉沙刀的魅力吧!一个小泥炉,一个小锤子,一个小铁钻,是制刀人的主要道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把无与伦比的刀是这些原始落后的工具用黝黑粗糙的双手锻造出来的。绣花帽是维吾尔族女人的专利,英吉沙刀是维吾尔族男人的杰作,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这些美丽的女人。用诗人李红的获奖诗《英吉沙刀》来结束这篇文章最合适不过了:

每个维吾尔族男性

为拥有一把英吉沙刀而自豪。

英吉沙刀,铸就刚健气质。

轻盈稳重的魅力。

华丽,努力的痕迹。

手柄是一座山。

刀刃是大山支撑的天空。

因吉沙刀是力量的化身。

沙海戈壁是刀砧。

盐度和冰是淬火的水源。

黄风和大地雨是十八磅重的锤子。

锻造英吉沙刀的钢铁和灵魂

不要问为什么用刀。

不要试图触摸刀片。

它向你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