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最大的面子工程:外族来隋都城免费用餐。

杨迪皇帝做了许多有争议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凿大运河。

在古今许多人看来,开凿大运河无疑是杨迪的专利。事实上,在隋朝,老阳是第一个想到开凿运河的人,也是第一个付诸行动的人。

隋文帝四年,见“渭水大小多变,沙浅水深,常阻漕运”,便命人“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朝曹渠旧路向东,直抵潼关入黄河”,开凿了一条“长三百余里”的运河。因为这条运河经过卫口的广通仓库,所以得名广通运河。

发掘之前,朝廷内外都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运河挖起来,大家看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自此水运有利,关中倚重,故又称富民渠”。一时间,朝野对老阳赞不绝口,鸟兽生鱼汤,赞不绝口。

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光,看到他的父亲杨村村长干得如此出色,心中十分羡慕。他不仅在眼睛里,也在耳朵里,在心里。当他成为皇帝后,他迫不及待地进入商界。

由于人口爆炸,北方的食物供应成了问题。* * *报告显示存在食物缺乏,但是经过研究,杨迪皇帝发现食物缺乏只是一个伪命题。粮食是够了,但问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多,北方人少;偏偏陆路交通不便,南方的大米到了,北方的人估计都饿死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缺吃的,实际上是缺交通工具。

有解决办法吗?当然陆地不方便,还是走水路吧!但是,没有水路!简单,修个水道就行了!

大业初年(公元605年),杨迪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必有运河。”于是就有了同济运河。三年后,他又画了一条线:“必有运河。”再有就是永济运河。两年后,杨迪皇帝说,“必须有一条河”。这是江南的河流。大臣们凑过来看了看,嗯,是一条线。这条线就是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说到大运河,大家都会想到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回首往事》:“陶隋亡,成此河,至今千里。如果没有水寺龙船,* * *余也不会教多少。”其实不止是唐朝的人。今天,我们不一样了,也是因为这一千里的沟通!

这叫什么?这叫以后工作。但是,如果问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普通人,恐怕没有人会说是。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做事的方式不对。功德在后世,罪过在当下。

开凿大运河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在当时只有动用巨大的人力才能实现。吉渠开通时,杨迪皇帝免费征“豫淮两县十余万人”、“淮南十余万人”。永济运河工程开工时,“河北500多军动员”,“丁男不献”,杨迪皇帝一拍脑门,把女人当男人拉了出来

同济运河一开通,杨迪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他生活多年的第二故乡——江都。他独自乘坐的龙舟高近80米,船上有四层楼阁。有6000艘船随行,绵延近百公里,还有8万多条光纤驱动器。方圆方圆五百里之内,“食无不供,水陆极为难得”;如果吃不完,“要送的时候就要弃之不用。”

如此奢侈浪费,普通人能开心!

这只是大运河项目。

大业元年三月,洛阳新城项目破土动工,“每月服务200万人”,次年正月竣工。一个北京西城区大小的城市,十个月就建成了。

大业三年五月,“河北诗雨县丁南被发配凿太行山”。当愚公看到这么多人来时,他很高兴。再一打听,原来是皇上要去并州,不想走远,所以...

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就“宣布丁男建了一百多万的长城”。老阳留给他的三位重臣――光禄大夫何若璧、太常夫人高克、礼部尚书于文弼――一致反对:陛下,不要修了。历史证明,关键时候可以当鸟用,除了浪费人的钱?

杨迪皇帝不听,但秦始皇可以修复它。为什么我修不好?完成这项工程只花了二十天。事后,高G等人还在私下议论。杨光不耐烦了,以“诽谤国家大事”为由将三人全部斩首。次年七月,又“遣丁南以二十余万,筑长城,自裕固至东”。继续修,怎么修?

以上只是几个超大型工程,出宫出园的施工都是小事。东建任贤宫,江都建江都宫,晋阳建晋阳宫,汾水建汾阳宫,卓君建林硕宫...这些宫殿都装饰精美。

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不到六年的时间,杨迪承担的工程数量就超过了唐朝三百年的总和。大运河不是唐朝建的,但他建了。长城不是唐朝建的,但他建了。唐朝没有搞太行山,他也没有。这些工程之所以在唐朝没有进行,实际上是因为杨迪皇帝已经为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

而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都需要用到两样东西,人和钱。其实钱也来源于人。所以,各种坏事最后都得由老百姓买单。让你出钱出力,把漂亮媳妇娶回来,但进洞房的是杨迪皇帝。谁能为此高兴呢?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杜东宫外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 * *运动。一群自称弥勒佛的假和尚,人数大约有几十人,抢劫了警卫的武器,企图袭击政治中心,但没有成功。此事虽小,却是《子同治鉴》中记载的隋朝第一次民变,是隋末乱世的先声。

然而,杨迪皇帝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然后他用脑残炫耀他的财富。14天后的元宵节,他召集了各国的酋长、使臣“演百戏”。参与演出的艺术家多达18000人。“听到几十里,我就愣住了,灯火通明。”最后,要花很多钱。"

所有国家的商人都需要在杜东进行对外贸易。杨迪皇帝同意了,当即下令全城商人“布置店铺,同檐立帐,积珍积财,人丁兴旺”,连卖菜的也要铺上龙椅。当外国商人经过酒店餐厅时,老板不得不拉着胳膊和腿邀请别人进来。饭后,他不但不收一分钱,还要摆出白云阿姨的架势,喊口号:“中国有钱,酒菜不正。”

我在想,是不是连隋朝的贵妇都要免费“招待”外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