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格力,哪款国产空调比较好?材料都是实物!会持续很多年吗?

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关于空调,在国内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家电产品了,无论是从技术层面、材料、制造等各个方面。所以只要我们的国产品牌是一些正规的、稍微有规模的品牌厂商生产的产品,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些品牌厂商之间存在质量差异,但不会太大。主要体现在一些舒适性和一些先进技术的运用。作为空调的基本功能几乎没有区别。从厂商对产品的定价来看,基本上透露出一些差异。

其实你想买什么牌子,什么价位,什么功能的空调,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情况。

海信肯定比格力好。

奥克斯不错,制冷制热都很好。用了十几年了,根本没保养过。来吧奥克斯。

海信空调很好。

论厚道,我选长虹。

美的空调5年没出过故障,中间还搬了两次!!!

除了格力是志高,冰箱和冰柜选择中国日。弟弟是修家电的,这两个型号的维修率低。

海信变频空调,真的不错,用了十年。

旅行者广东对空调的感叹

盛夏苦夜短,开玄关凉。诗人杜甫曾描写炎热的夏天,抱怨寒冷的冬天:霜降衣破,十指不能直扎。冬暖夏凉是古往今来对天气的一种自然向往。从蒲扇到电风扇再到可以制热制冷的空调,我们从某个角度做到了。任何产品都是多种技术的产物,每种技术的发展都可以体现在另一种产品上。空调其实是冰箱单位空间的另一种温控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海冰箱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器,但仅限于特殊部门使用。然后春兰(台州无线电元件厂)在1974年开发了一种可购买的雪松产品窗式空调。由于窗式空调安装不便,1988年一家名为华宝,现为科龙的厂家推出了分体壁挂式空调雪莲产品。启停、启停是这个时期定频空调的特点,即耗电、温度不稳定。1993年海尔推出变频空调,1998年又相继研发出DC变频空调,都是质的进步。从2013到16,各空调厂商对出风口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出了从均匀风到自然风的冷风无风概念。然后是自我清洁。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进行了对房屋互联网的控制,现在正走向更高的知冷知热的人工智能。可以说,从2000年到2013年,是空调发展的黄金年,各大空调厂商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春兰被遗忘在天涯海角。没能赶上空调航班的冰箱四朵金花中有一朵落在了悬崖上。十年间,格力在珍珠阿姨的带领下成为了行业老大,但美的堪比海尔。一个小家电起家的家电,一个家电制冷老大,一个全面发展的全能企业领袖。志高、海信、科龙,还有空调航班的彩电巨头长虹、TCL,真是百家争鸣。其中还有一匹黑马——空调行业的屠夫奥克斯。因为格力近几年老大地位岌岌可危,今年为了反击618,于6月0日在微博中举报奥克斯生产销售的空调产品不合格,部分型号的空调产品与其自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奥克斯只是回应举报不合理,漏洞百出,不正当竞争,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截至目前,没有相关部门给出完整明确的说法。这两家公司让人摸不着头脑。接触空调有一段时间了。个人认为格力在用料上确实比奥克斯好,技术领先的也不多。所谓核心技术,就是格力可以自主生产名为凌达的压缩机,而其他大部分空调厂商只能买到松下、三凌、LG、三洋、东芝、日立、泰康等这样的零部件至于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蒸发器,大部分空调厂家都能生产。大多数轴向电机也是从外部购买的。有的厂家选择零部件委托代工生产,就像山东山寨组装拖拉机一样。只要这些公司把采购的零配件匹配的最好,能效最好的就是我生产的最好的产品和联想电脑很像。合理的组装和最大化的优化是他们的强项。不知道小米空调是不是在它下面?

其实格力和奥克斯应该完全没有冲突,只要找准定位,把握好人群,完全可以和谐发展。亲民实惠的产品是奥克斯识别大众消费的关键点,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格力的R&D能力可谓一流,面对个性化需求可以出售技术专利或者生产高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大金、三菱、松下pk。找到合适的对手才能体现价值。其实越简单,越实用,在大众消费面前越受欢迎。格力为了控制经销商的货,了解实际安装面积,对每台新机都进行了解锁。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约束。设置障碍限制销售流程。设置越多,操作越麻烦,越招人烦。无形中,安装人员推荐了一个更简单方便的品牌,也便宜。比如广东的旅行者,从苏式C620车床的各种手柄来回切换很不方便,有时还需要换挂挡。后来从大连CA6140换到更方便的CD6140越来越方便了,虽然还是机械的。后来的语言编程,Fanuc,对话Heck和Madzak,扫描或传输图纸,扫描毛坯越来越方便。也许在未来,处理方法可以自动完成。反正把复杂问题的操作简单化是主流趋势。

如果不是欺骗消费者,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90多年买的海尔空调,从来没有因为加氟损坏或移动过两次。现在当时5200元的制冷杆1,挂了5匹。当时是七米铜管。免费安装了室外架,工人不准喝主水,不准抽烟。现在300块买个旧空调,就免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