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风土人情

桐城民间传说十大妖怪(1):正月初一虐——吃两顿。

元旦是喜庆的日子,每个人都想过得开心。然而,因为这是新年的第一天,每个人都希望幸运,不希望在这一天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这样一来,禁忌就多了。比如不要扫地,不要倒垃圾,不要泼水,以免把财富卷走,倒掉;不跟别人吵架,不打骂孩子,不看病吃药,不借东西,不摔倒,不说令人沮丧的话,这意味着这一年将是愉快的;不杀生,不动刀剪,不做针钱活,以免流血;不午睡,男的午睡,场塌,女的在厨房午睡。

这些都是合理的规则,和其他地方差别不大。虽然它们带来很多不便,但还是可以做到的。更特别的是,桐城民俗这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吃得很晚,晚餐吃得很早,午餐就免了。

晚点吃早饭没问题,因为前一天晚上,大家都或多或少熬夜了,睡懒觉很正常。问题是晚餐,吃的太早,很快我就饿了。而且下午四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突然又想吃饭了。不用说,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尤其是小孩子,这种晚餐一般是不吃的。大人也不强求,反正过年也有几样零食。所以,一次吃两顿问题不大。

最重要的是,吃完这顿特别早的晚餐,你必须在天黑之前早点睡觉。这是孩子最讨厌的。你说,明天就不上学了,大过年的好刺激。为什么一定要强迫人睡觉?

原来这和上面说的图吉利有关。因为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最大的幸福大概就是睡个好觉。今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为了运气好,显示今年会欺负别人,一定要早点睡。难道不知道这种意义上的快乐给现实生活带来了不快乐吗?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寓意是压倒一切的。睡不着就不睡!

那么,吃两顿饭的规律和早睡的规律有什么关系呢?我猜,最开始是有早睡的规定,因为没必要早吃三餐,过年的时候大家胃口都不好,后来就有了吃两顿的规定。但是,因为吃是第一位的,睡是最后一位的,所以人们误以为早睡是为了避免饥饿。只是,你也不想想,这大过年的,大家都故意饿着做点什么,这不是有病吗!

桐城民俗十怪(二):三月三吃野菜——蒿子坝

在三月三日,桐城的人们吃用油蒿和米粉制成的油蒿,以驱除邪灵和鬼魂。这种民俗非常非常特别,不仅在其他地方,甚至在安庆其他县市也是如此。

三月三是传统节日,但各地说法不一。另一方面,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造人出土,产生后代。后世为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聚集陵区祭祖。他还说,三月三日是王太后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京支竹诗是这样描述的:“三月初三春生,蟠桃宫焚香;沿河风起微,红尘十尺无处不在。”在少数民族中,三月三也很流行:黎族人称三月三为“福年福”,是祝愿“山兰”(山区旱谷)、丰收狩猎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称为情爱日;畲族以三月三日为谷米的生日,家家户户都吃黑米。瑶族把3月3日作为“干巴节”,这是一个集体渔猎的节日。这一天,侗族人民举行放烟火、斗牛、斗马、唱二人转、踩堂鼓等活动,又称“烟火节”;壮族人赶上三月三以上的歌圩,所以又叫歌仙节。在道教中,3月3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生日。

这些说法似乎与桐城人吃艾草无关。理解沙蒿问题,必须牢牢抓住“上思节”这个核心。上思,三月初三,初春,具体日期未定。春天的三月,是百花齐放、春潮涌动的时候,但同时也是春虫蠢蠢欲动、百病侵袭的时候。所以上巳节也叫鬼节。据《后汉书·礼记》记载:“是月初三,官民皆浸东流水,说是大不了洗去污垢。”因为打扫卫生的行为过于单调,后来增加了近水宴席、春游等活动。到了曹魏时期,为了操作方便,上巳节的日期定为三月初三,后人继承至今。

我们在宴会上用什么?一方面应该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健康食品;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吃自己需要的时令食物。所以在汉族人当中,三月三总要吃点东西,和驱赶疾病有关,只是具体的食物不一样。比如南方一些地方把磨好的米线当“鬼把戏”、“缠足面”吃;在台湾省和福建,“集鼠草,拌米线为先祀”(《台湾省府志》);在桐城,我们发明了蒿子坝。

大概是这样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桐城人在这一天吃沙蒿,可以驱走疾病。问题是,到处都是艾草,为什么其他地方的人不做艾草饼?这确实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制作沙蒿有很大的压力。米粉可以是籼米,也可以掺一点大米。艾草不能放太少,不然就不是艾草了。但是蒿的植物纤维比较粗,一定要挑它嫩的头,不要放太多。为了味道更好,必须多放点腊肉,素肉和肥肉都可以。蒿子坝是油王,不能放弃油。而且沙蒿有个特点,刚做的时候不好吃,过几天用油焊起来味道更好。

每年的三月三,铜仁一起吃沙蒿。游戏!

桐城民间传说十怪(三):一生三次穿素衣——毛身衣

桐城习俗,在出生、结婚、死亡的时候,都要穿一件生布上衣和裤子,不必缝下摆,也就是俗称的毛衣。

生布是没有水的棉布,桐城人称之为旧布。在旧社会,因为生活艰苦,几乎家家户户都纺棉纱。纺车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是手摇的木轮式车辆。纺棉纱是个精细活,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一根细纱完全是靠手指的内力捻出来的,否则不是太粗就是捻出来的。纺车的速度也很有讲究,不急。需要旋转者自己操作,其他人无法代替。

棉纱纺好以后就可以织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的。在大村庄里,通常只有聪明的女人才能做到。其实编织是个手工活,需要脚踏和手拉。我不知道为什么过去这是女人的工作。平时大家都是纺棉纱,送到织工家里织,需要几个辛苦钱。也有自己不纺线的,直接去买布的;也有出售给织工的轻纺纱,而不是棉纱。无论如何,都不会给现金。到了年底,有钱给钱,没钱给点吃的都可以。

一个人一生中穿三次毛衣,是一个值得后人欣赏的伟大发明。出生、结婚、死亡是人生的三大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是意识到新生命的开始。过全新的生活意味着什么?白色,原始简单!看这件毛衣,它是由纯天然棉纱制成的。它从未被放入水中,从未被缝过,这是多么原始啊!当新生婴儿穿上毛衣,意味着苦乐参半的生活的开始;要结婚的年轻人穿上毛料衣服,迎接婚姻生活的大考;鹤西游的老人穿上了毛衣,就像等待转世的处女。

这种简单的毛衣似乎是杜文桐城人的专利,其他地方很少有人有这种习俗。安庆周边可能还有其他县市,但大部分都是学桐城的。如果非要找出它的源头,最好去江西和两湖,那里几乎都是桐城人的来源地。如果找到了,建议桐城人去那里弄件毛衣穿,也就是说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

桐城十大怪民间传说(四):三十六岁换腰带——送三十六岁

桐城有“送三十六”的民俗。35岁时,亲朋好友不分男女,都送了一只白鸡,一条新皮带,一件白衬衫。除夕夜,男的选岳家,女的选父母家的白炖鸡。如果注意的话,白鸡需要一个人吃饭,在岔路口埋鸡毛。

《桐城县志》说这种习俗在桐城西乡就有;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一习俗并不古老,大概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些说法相当可疑。其实“送三十六”的民俗很普遍。这种习俗几乎在桐城各地都有,南方很多省份似乎也有,尤其是江西和两湖地区。

老话说,36是个很不吉利的数字,36岁是人生的一大关口。传统迷信认为,无论是明还是暗,每九天都是不利的。明九是直接带九的数,如19,29,39;暗九是九的倍数,比如18,27,45。36是黑九,不吉利。但是,为什么36特别不吉利?可能有几个原因:(1)36岁是一个人原本的人生。古人认为36岁是一个轮回,活到36岁才能收支平衡;(2)从生活经验来看,人到36岁各方面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3)旧社会人的寿命很短,一般只能活到59、69岁。作为转折点,18和27明显太早了,45或54就有点晚了。它们不是人生的转折点,而是人类死亡的转折点。所以选择36岁作为人生的门槛是最合适的。(4)道教有“四十九日劫”之说。虽然是490年,但毕竟是49年,很容易让人想起36。

既然36岁不吉利,就要尽量辟邪。但是,迷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本质上是因需而异。所以各地“送三十六”的方法都不一样。在湖北宜昌,要拜上帝,唱大戏。在湖南,亲朋好友过生日要打招呼。在江西,你得送裤子。

桐城特殊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他地方一般选择36岁生日辟邪,桐城选择35岁除夕;其次,其他地方只是找个借口吃个饭,不关心吃什么,而桐城坚持吃白鸡换皮带,过年还得躲着人。

那么,为什么桐城人认为吃白鸡换新带可以辟邪呢?目前还没有正解。大概,白色是正色,相对反光,可以炫语录但不能伤害身体;吃白鸡不吃白猪,大概是因为鸡肉比猪肉贵;在岔路口埋鸡毛,是让语录到达岔路口后被白鸡毛晃错方向;新皮带是怕旧皮带年久失修系不牢,报价从缝里钻进去。这叫分层设防,万无一失。呵呵,迷信,多少是清楚的!

桐城十大奇闻(五):埋在树下的胎壶——胎壶

童儿出生后,把胎衣放在瓦罐里,埋在村旁最高的树下,寓意“树高千尺,人高万丈”。

胎衣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东西,你不能忽视它。在那里,我们有着对乱世的一些回忆,有着对同胞的一些余温。随着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我们从胞衣中诞生,这代表着与母亲分离的正式仪式,也代表着长久生命的独立宣言。所以大家要把胎衣缸放在专门的地方,永远保存。

有的人把胎衣缸放在村边的大河中央,水流潺潺,生命不息;有的人把胎衣缸埋在自家院子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离亲人左右;有人把胎衣坛子埋在屋后的竹林里,竹笋如祖;有些人把胎衣缸挂在高高的树上,让小鸟充当天空的信使,送去他们的第一份礼物。

但无论在哪里,都必须是一个有资格放置胎衣缸的男人,一个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生命的男人。小小的胎衣缸,是每一个父亲的责任,镌刻着生命一代代环环相扣的传承。随着胎衣缸的释放,男人一步一步向家走去。小时候,一个男人用他自己的方式安排我们的胎衣缸;再过几年,我们也会把自制的胎衣缸放在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胎衣本来是女人的,男人只是把它们连起来,做成一串。

杜文人特别聪明。他们把胎衣缸埋在村子旁边最高的树下,把埋胎衣缸的村子叫做“原居地”。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发明了!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树下一把土,一定能闻到童年的气息;把这个家乡的土给香案,好像是给自己的祖先。桐城人的这个伟大发明,超越了时间隧道,让我们可以随时见到亲人。

但是,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因为胎衣缸在我们这一代已经坏了。自从宝宝出生在一个叫医院的地方,胎衣就消失了。不知道是流入了下水道,还是被煮成了菜,还是成了某个贵人的滋补美容产品。我没有机会放置我做的胎衣缸,好像我根本就不是个男人。

都市民间传说十大怪(六):辣椒大叔一起来——奥大叔

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一般是指父亲的小爸爸。但是全国各地对叔叔的称呼都不一样,广东的“叔叔”,天津的“拜拜”,东北的“舅舅”,江淮地区的“舅舅”。叶“还是”?爸爸”,吴越地区叫“嘿”。其中最特别的人是安徽桐城人,管叔叔叫“辣椒辣椒”。

为什么这么叫?听一个有趣的传说:清代名臣张颖有一天写奏折,把“大叔”错写成了“辣椒”。康熙皇帝读书的时候很好奇,就问为什么。为了自尊,张颖撒谎说: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叫叔叔“胡椒”。没想到康熙起了疑心,派人去探听真相。听到这个消息时,布林顿吓坏了。她欺骗你怎么会有罪呢?他偷偷派侍从马驰到桐城老家,请县令三天之内告诉县民,把“大叔”改名为“辣椒”。当皇帝派了一个帝国特使到童童询问人民,结果是一致的。从此“大叔”这个外号就在桐城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还不错,但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不能当作正史。稍有常识的人不难发现,这个故事漏洞百出:不能把“大叔”写成“辣椒”,古代文人爱惜纸张,下笔前十分认真;奏折写好后,要仔细核对,重要的是要备份。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皇帝知道后,老老实实承认也没什么。撒谎实际上是欺骗君主的罪行。“叔”有几个意思,文中的“叔”不一定指“叔”;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其中一些版本把主角描述为的儿子张。如果真的是错误,用家乡话找借口还是没面子;这样的小事,就算皇帝真的知道自己在说谎,也绝对不会派人暗访;民间习惯称呼是很难改变的,即使当时在紧急情况下改变了,以后也绝对称不上习惯。

为了考证桐城“花椒”的来历,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铁证”:第一,并非所有桐城人都这样称呼,有些地方还有其他称呼。在桐城,大部分人叫辣椒,但也有叫大叔的地方;其次,桐城不是中国唯一的地方,江西还有贵溪和永修。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桐城人吗?其实大部分桐城人反而是从江西迁徙过来的。

这不经意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桐城人大多是从赣西的瓦坝移民过来的,而瓦坝显然只是一个移民中转站。那些叫叔叔“花椒”的桐城人是江西贵溪永修人吗?不管怎样,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线索。

由于缺乏提供的相关资料,通过查找方言材料无法得到“花椒”的确切来源。这里提供一个大胆的猜想:童叔是豆类植物的一种,用豆子表示小,所以叔指比父小的人;辣椒是一种香料植物,意为“花椒”而非胡椒(明末才从美洲传入)。辣椒的果实比糯米小,也可以用来表示小,然后指比父亲小的人。

桐城十怪民间传说(七):搁一块糖醋花椒汤

从正月初一开始,桐城人给各种生物过生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粟。其实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真的给这些生物过生日。二年级的狗不啃骨头快,三年级的猪不吃米糠多。至于马和羊,桐城基本看不到,而豆谷则在春节冬眠。才七岁生日,肯定更好。桐城的习俗是正月初七大家吃酸辣汤,也叫辣椒汤,晚饭吃,意思是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酸、甜、苦、辣的事情。

可能桐城不怎么产辣椒,也可能南方人不太爱吃辣椒。反正这酸辣汤很多人不放辣椒,但不妨碍叫辣椒汤。抛开言外之意,花椒汤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比北方人做的麻辣糊汤好多了。辣椒汤的主要配料是豆腐、淀粉、石粉,还有一些腊肉、香菇、冬笋、熟鸡肉、肉丝、鸡蛋、香油、鸡血、辣椒。味道被盖住了。大家一看就清楚,酸辣汤不酸不辣,平时也很少吃,所以就抓到大家吃几个蓝边碗。

酸辣汤并不特别。在四川、上海、北京、广州,几乎到处都有。北方酸,南方甜,四川辣。桐城酸辣汤的特色不是味道,而是杜文人赋予了这锅浑浊的汤一种特殊的文化意义,让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一首歌叫《酸辣汤》,里面说“酸辣的感觉很好吃,很特别,让地球慢慢变成火球,烧到最高温度”。歌词不知道是谁写的,但肯定不是桐城人写的。

那么,人的生日为什么安排在正月初七呢?民间传说,女娲造物时,六天前造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造人。因此,正月初七俗称“人节”,又称“人战胜日”、“人庆”。怎么庆祝?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1)戴仁生:妇女用彩纸、丝绸、软金银等材料做成图形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等处。(2)送花赢:人们制作各种各样的花来赢得对方;(3)吃七宝汤:人们用七种新鲜时令蔬菜和米粉熬汤,称为“七宝汤”;(4)旅游爬山:仕女旅游,文人爬山作诗。唐诗《人日送遗》云:“人日送诗草堂,怜故人,思故乡。柳条不忍看,梅花满枝断肠。身在南繁,无所遭遇,心中充满忧虑。今年,人们会记得彼此,明年,人们会在哪里知道?”。相比较而言,最出彩的是桐城人吃辣椒汤的发明。既能饱口福,又在文化上通俗易懂,可谓一举两得。

桐城民俗十怪(八):新娘原来是打怪新人

桐城有“砸新人”的习俗,意为“越砸越多”。每当看到有迎亲队伍经过村子时,一些好事者就大喊“砸新娘”,抓起几把沙子或瓦片砸过去,以此要挟迎亲队伍的负责人(通常是媒人)高兴。大人们砸新娘一般都是象征性的,但是小孩子不会管那么多,有时候甚至会把新娘砸到脸色苍白。不过新娘或多或少还是有所准备的,提前带了方巾,在沙子袭来之前把头遮住。我记得文革的时候,为了防止被砸,在新娘面前放了一个毛主席的石膏像,这样就没人敢砸了,也没人怕砸了毛主席老人家。但是这个方法只用了一段时间,后来孩子还是砸了。那时候大家都过着拮据的生活。新人没经过一个村子,撒了糖果。如果你不打碎它,她是不会给他们的。

一般来说,“砸新人”有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路过的才能砸,本村的不能砸;小孩可以砸,大人一般不会砸,至少不会恶毒;把烟和糖散了之后就不能再砸了。事实上,婚礼队伍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被砸了,他们肯定会不高兴,但如果一路上没人来,他们也会很失落。且不说“不砸,不送”,至少说明你的团队人际关系不怎么好,那些绕城游行的人不惹眼,不回答你。大日子,小砸,就是玩玩,不管砸谁,都不会生气。因此...有些细心的家庭会提前和几个喜欢热闹的人打招呼,让他们安排人来砸。

也许真的是为了好玩。“砸新人”的习俗很普遍。东乡族的婚俗是在新房闹事时用枕头打新娘,迫使她尽快掀开蒙面布巾;戴厚英在《泪流淮河》中描述,淮北人在新房闹洞房时,用苦楝果砸碎了新娘;在湖北孝感,新娘的亲朋好友轮流扔枣、萝卜条、豆渣、饭团取乐,主要是砸新郎。在东北,新娘去婆家,喜欢用五谷杂粮打新娘。相比较而言,桐城的砸法比较原始,有些野蛮。

这不禁让人疑惑:这种习俗是从哪里来的?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其他地方一般是洞房出事就砸,而桐城是在去婚宴的路上砸;不要随便弄个东西砸,桐城弄个砖头石头砸;不要为了好玩就砸了,不过桐城在玩的时候带了一点烟和糖果。《康熙通城县志》说,“同安县信鬼神,所以远,父子居异地,人性浮躁,窝藏祸事,视死如归。”是不是可以说桐城人自古以来就是野蛮的?

偷那个,不也是。即使童弟的民风自古彪悍,康熙《通城县志》也说,“自平城(南朝)以来,其风俗颇有变化,清纯节俭,近于丧婚之礼。”再说,外地的人骂桐城人,只说他们阴险,绝不会说他们野蛮,庸俗。

虽然不能确切知道“砸新娘”的由来,但大致的发展线索还是可以猜测的。(1)在旧社会,人们的领土意识很强。经过他们的领地时,得留一点钱买路,否则会被嘲笑为软弱无能。在旧社会,人们很迷信。一场红色婚礼穿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子的人认为你夺走了你的幸福,不得不打碎它。白路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子的人认为你带来了厄运,你必须放鞭炮来吓跑他们。至于“越砸越多”,只是后期发展的借口。这就像一个人打破了什么东西。他心里虽然很难受,嘴上却说:“破了就安全了!”

其实类似桐城的“砸新娘”还有一些,比如庐江和桐城的交界处,宣城的一些地方。不过这两个地方在某种程度上都和桐城有关系。近代宣城就不用说了,有大量的桐城移民。众所周知,桐城人多是从江西、湖南移民过来的,估计这些地区十有八九会有这个遗风。

桐城十大奇俗(九):煮鱼不是菜。

吃鱼有很多好处,除了味道鲜美,口可调,还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在中国新年期间,吃鱼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有人说每年都有鱼(剩余),庆忌也有鱼(剩余)。在大多数地方,人们在除夕吃鱼以求好运,所以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以前有一副常用的春联:“襄阳第一春常在,积善不止庆。”以前有些儒雅的知识分子只吃鱼不吃肉,因为这些所谓的君子一听到他们的肉就不忍心吃,鱼被宰了也不嚎叫。

在桐城,大家都喜欢吃鱼,招待客人一般是三种饭,就是以鸡、鱼、肉为主的家常饭。就算祭祀祖先,也带三个祭祀碗。过年的时候有做鱼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也有做鱼的习俗。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在餐桌上做鱼不是菜,绝对不能动筷子。是不是可以说桐城人不想“年年有鱼(盈)”不想在过年的时候得到幸运?不要!原来桐城人的思维和普通人不一样。为了追求年年有“鱼(盈)”,老百姓认为这个“鱼(盈)”应该吃,桐城人认为“鱼(盈)”应该是“鱼(盈)”,吃了就不是“鱼(盈)”。

我觉得谁对谁错不重要,但桐城人的认识是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的。因为过年吃鱼很正常,现在吃了,文化意义就不饱满了;过年不吃鱼是不正常的,文化象征性很强。只是过年连一条鱼都吃不下,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嘴和口水。因为不是很人性化,对我来说就更难了,所以很多地方都实行了适当的弹性,要求也比较宽松。在这些地方,除夕夜只有鱼不吃。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请客人上两碗鱼。一碗可以吃,另一碗不能吃。吃哪个碗要看主人的招呼。不能吃的叫“碗鱼”,意思是在碗里不能动。后来干脆轻松了一点,大年三十上了两碗鱼。反正吃完一碗,还剩下一碗,我也不担心“鱼(剩)”了。

有可能除夕不吃鱼不是桐城的专利,但这种民俗肯定不普遍。而且,就算不吃,说法也不一定一样。比如东北有的地方三十晚上不吃鱼,但是怕一年总多刺,因为鱼多刺;以前北方有些地方不仅三十夜不吃鱼,而且因为没有外来调料,任何时候都不吃鱼,没法给鱼除臭。

桐城民间传说十怪(10):死后带给下一代疲惫——忌血葬。

在过去,各地的人们都非常重视葬礼。作为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葬礼,总有一些迷信的说法和做法,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然而,无论多么怪异,大家普遍都尊重同一个信念:在坟墓里要安全。根据佛教,只有当你被埋葬的时候,你才能转世。所以,轰轰烈烈的葬礼结束后,死者必须尽快下葬,这是第一要务。以前一个人苦不堪言,会说“埋一把黄土就好了”来安慰自己;如果一个人十恶不赦,人们就会诅咒他“没有好下场”。

然而,桐城决心反其道而行之。人死后,应避免血葬。他们要在野外找一个避风、风水好的地方把棺材收好,用稻草覆盖,以防雨雪,俗称“撮箕”。乍一看,我一定以为桐城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因为有的少数民族喜欢在河边的悬崖峭壁之间凿洞堆棺,称为“悬棺葬”;有的少数民族把棺材放在山洞里,称为“洞葬”;藏族人把棺材放在一个高台上,称为“天葬”。

问题是,无论是悬棺葬、洞葬还是天葬,都属于一种“葬”,也就是最后的安放。因为这些少数民族都是不葬的,虽然没有葬,但是已经“安全”了。而桐城则是临时措施。过个三五年,又埋了。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桐城人信奉土葬,他们也相信土葬是安全的。他们为什么不埋了他们?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措”,暂时安置,待埋葬或重新埋葬。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埋了它呢?现代人解释,只有放出来三年以上才会转世。这是完全相反的,没有说到点子上。暂时不埋的原因有几个:

(1)以前人穷,埋不起,就暂时放一放,等家里死的人多了,就可以一起埋了,可以降低成本;

(2)以前战乱的时候,很多人逃难的时候死在了家乡,就暂时放在一边,等着回家安葬。古徽州也有种花的习俗,但他们的条件更好,不是在野外,而是在专门的卧房里。

(3)过去有忧三年的习俗,为了尽孝;

(4)没找到好的墓地或者一时买不起墓地;

(5)安葬多在远处,安葬一般在家里,可以为后辈祭祀或哭丧提供方便。这五种力量的结合使它成为一种习惯,而当习惯已经形成,即使这五种力量都不存在,它也已经作为一种习俗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