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污泥处置知之甚少
1.污泥浓缩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高达99%,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后再进行后续处置。
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约为95%。2.污泥脱水干燥含水率95%的污泥含水率高,不便于污泥的后期处置和利用。
因此,有必要进行污泥机械脱水或污泥干化处理。污泥机械脱水设备包括堆叠式螺旋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可将污泥脱水至80%-85%。
污泥干燥设备采用除湿热泵干燥技术和低温余热干燥技术,可将污泥干燥至10%。污泥干燥。污泥处置方法(1)卫生填埋这种处置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污泥不需要高度脱水,适应性强。
填埋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引起爆炸和燃烧。(2)土地利用污泥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且有机部分可转化为土壤改良剂,是一种较有发展潜力的处置方法。
(3)焚烧污泥干燥后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置方法。它能碳化所有有机物,杀灭病原体,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泥体积;但其缺点是处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设备维护费用高,产生强致癌物二恶英。
(4)污泥堆肥是污泥堆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
2.污泥处理方法
经过污泥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95%~97%,与膏体相似。
浓缩可以减少污泥。重力浓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机械浓缩法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但运行费用和机械维护费用高。气浮浓缩出现在美国1957。
该方法固液分离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带式重力浓缩和离心浓缩,以及微孔浓缩、隔膜浓缩和生物浮选浓缩。
自然沉降和重力分离是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不需要额外的能源。重力浓缩只是一种沉降分离过程,是通过在沉淀中形成高浓度污泥层来进行污泥浓缩的主要方法。
独立重力浓缩在独立重力浓缩池中完成,工艺简单有效,但停留时间长可能会产生异味,不适合所有污泥;如果应用于生物除磷剩余污泥的浓缩,会释放出大量的磷,其上清液需要用化学方法除磷。重力浓缩法适用于初沉污泥、化学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污泥处理:离心浓缩法的原理是利用污泥中固液比重不同的离心力进行浓缩。离心浓缩法的特点是自成体系,效果好,操作简单;但投资大,电力成本高,维护复杂;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和化学污泥。
2)污泥处理和稳定化的目的是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杀灭污泥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消除臭味,是污泥有效利用的关键步骤。污泥稳定化方法主要有堆肥、干燥和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化技术。污泥厌氧消化又称污泥厌氧生物稳定性。其主要目的是还原原料污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物质,即通过降解将高分子物质转化为低分子量物质氧化物。
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污泥中有机物的厌氧生化反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污泥好氧消化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与活性污泥法非常相似。
外来营养物质被消耗时,微生物消耗自己的身体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这是微生物的内源代谢阶段。
细胞组织在有氧条件下的内源性代谢产物为CO2、NH3和H2O,而NH3在有氧条件下会被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污泥好氧消化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C6H7NO2+7O2→5CO2+NO3-+3H2O+H+在上面的方程式中,C6H7NO2是细胞组织的元素组成。
该方法具有降解程度高、无臭稳定、易脱水、含肥量高、操作管理简单、基建费用低等优点。但运行成本高,消化污泥量少,降解程度随温度波动大。
堆肥技术的讨论始于1920。堆肥系统可分为三类:条形堆肥系统、静态好氧堆肥系统和设备堆肥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能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肥效。堆肥后可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嗜冷菌和嗜热菌好氧分解有机物的稳定过程。它的特点是能产生一定的热量,高温持续时间长,不需要外部热源也能无害。堆肥的一般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个过程: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后处理。
堆肥后,污泥的性质得到改善,含水率降低(40%以下),变得疏松、分散、细粒状,能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石灰稳定技术石灰稳定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加入石灰并保持一定pH值一定时间的条件下,可以杀死传染菌,防止和抑制臭味。
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后易脱水。污泥的最终处置可以是农业或卫生填埋。
把污泥发酵成有机肥,如果加入一些牛粪,就会发酵成优质有机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加菌。1 kg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可发酵约4吨污泥+牛粪。
需要按重量比添加30-50%左右的牛粪、秸秆粉、蘑菇渣、花生壳粉、稻壳、锯末等有机物,以便调节通风。如果加入稻壳和锯末,由于其高纤维素木质素,发酵时间应延长。
菌种稀释:每公斤发酵剂中加入5-10公斤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品),搅拌均匀稀释,然后均匀撒入料堆中,使用效果会更好。2.堆:准备好材料后,边铺菌边堆。桩的高度和体积不能过短或过小。要求:桩高1.5-2m,宽2m,长2-4m。2.搅拌均匀,通风。
金宝贝肥料发酵剂需要良好的(耗)氧发酵,适当增加供氧措施,搅拌均匀,勤翻,通风。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产生异味,影响效果。
4.湿气。发酵物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断:紧紧握住一把材料,看到手指间有水印,不滴水,落地时散开为宜。水分少导致发酵慢,水分多导致通风不畅,也会导致“腐败菌”工作,产生异味。
5.温度。起始温度应在15℃以上(四季均可操作,不受季节影响,冬季宜在室内或温室内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75℃以下。
6.完成。第二天到第三天温度达到65℃以上,就要翻船了。一般一周内即可完成发酵。物质呈深棕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说明发酵完成。
如果木屑、锯末、稻壳等辅料过多,应延长发酵时间,直至完全分解。发酵有机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长,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肮脏。
3.污水污泥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城市污水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活性污泥处理法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后水质好的优点。
其一般组成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排泥和回流系统。待处理污水和活性污泥回流进入曝气池混合,然后与其中的空气接触,增加氧含量,产生代谢反应。
充分搅拌的混合液体变成悬浮状态,所以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氧气可以与微生物接触发生反应。接下来进入沉淀池,原来的悬浮物会沉淀下来被隔离,所以沉淀池的出水就是纯净水。
一般沉淀池的污泥会回流,这样就保证了曝气池中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曝气池中的反应会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过多的微生物要从沉淀池中排出,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
活性污泥除了能够氧化分解有机物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混凝沉淀能力,这样才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然后在出口处得到纯水。活性污泥法的缺点是基建费用太高,不容易实施。
生物膜处理法所谓生物膜法,是通过附着在某些固体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时间基本吻合。
所谓“生物膜”,就是附着在固体表面的微生物的形象,一般是由非常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结合而成的生态系统。附着在生物膜上的固体介质称为载体或滤料,因此向外的生物膜可分为厌氧层、好氧层、附着层和动水层。
整个方法的基本操作过程是生物膜先吸附水层中的有机物,然后被好氧菌分解,再被厌氧菌厌氧分解,运动的水层通过流动不断更新生物膜,从而反复实现污水的净化。生物膜法一般应用于中小型城市污水的处理。采用的处理结构是生物滤池或生物转盘,我国南方一般采用生物滤池。
由于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生物膜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一般固定在填料上,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微生物消耗的能量比活性污泥法小得多,剩余污泥也少。
生物膜法具有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量低、运输方便等优点,使其在各种处理方法中极具竞争力。生物膜法的缺点是成本高,单位处理效率低。
因此,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今后生物膜研究的主要方向。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城市污水预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
根据氧化剂和反应器的类型,可分为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光催化氧化。其中化学氧化法操作相对简单,但效果不够明显,运行成本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广泛。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降低成本,人们又找到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术。这些新方法之一是光催化。
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条件温和、氧化能力强、处理效果彻底。在污水处理中受到广泛欢迎。
光催化反应是通过光的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分子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波转变为激发态,然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或者成为中间化学产物,促进热反应。
光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自光,通过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中的光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光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光激发氧化将O2、H2O2等氧化剂与光辐射结合起来。
使用的光主要是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艺,可用于处理污水中的CHCl3、CCl4、PCBs等难降解物质。此外,在有紫外光的Feton体系中,紫外光与铁离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大大加快了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的速度,促进了有机物的氧化去除。
所谓光化学反应,就是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分子吸收的光能被激发到高能态,然后电子激发态分子进行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利用中,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一直是光化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
80年代初开始研究光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其中控制污染的光化学降解受到特别重视,包括无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和催化降解。前者多以臭氧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氧化分解污染物;后者也叫光催化降解,一般可分为均相和多相两种。
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或Fe3+和H2O2为介质,通过光-芬顿反应降解污染物,可以直接利用可见光。多相光催化降解是在污染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同时结合一定能量的光辐射,使光敏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被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溶解氧和吸附在半导体上的水分子与电子-空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如OH,然后通过与污染物的羟基加成、取代和电子转移,使全部或几乎全部污染物矿化,最终生成CO2、H2O和NO3-等其他离子。与无催化剂的光化学降解相比,光催化降解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更为积极。
目前,氧化处理因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污水深度处理和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4.污泥处理方法
污泥经处理浓缩后,含水率可降至95%~97%,与膏体相似。
浓缩可以减少污泥。重力浓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机械浓缩法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但运行费用和机械维护费用高。气浮浓缩出现在美国1957。
该方法固液分离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带式重力浓缩和离心浓缩,以及微孔浓缩、隔膜浓缩和生物浮选浓缩。
自然沉降和重力分离是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不需要额外的能源。重力浓缩只是一种沉降分离过程,是通过在沉淀中形成高浓度污泥层来进行污泥浓缩的主要方法。
独立重力浓缩在独立重力浓缩池中完成,工艺简单有效,但停留时间长可能会产生异味,不适合所有污泥;如果应用于生物除磷剩余污泥的浓缩,会释放出大量的磷,其上清液需要用化学方法除磷。重力浓缩法适用于初沉污泥、化学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污泥处理:离心浓缩法的原理是利用污泥中固液比重不同的离心力进行浓缩。离心浓缩法的特点是自成体系,效果好,操作简单;但投资大,电力成本高,维护复杂;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和化学污泥。
2)污泥处理和稳定化的目的是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杀灭污泥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消除臭味,是污泥有效利用的关键步骤。污泥稳定化方法主要有堆肥、干燥和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化技术。污泥厌氧消化又称污泥厌氧生物稳定性。其主要目的是还原原料污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物质,即通过降解将高分子物质转化为低分子量物质氧化物。
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污泥中有机物的厌氧生化反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污泥好氧消化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与活性污泥法非常相似。
外来营养物质被消耗时,微生物消耗自己的身体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这是微生物的内源代谢阶段。
细胞组织在有氧条件下的内源性代谢产物为CO2、NH3和H2O,而NH3在有氧条件下会被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污泥好氧消化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C6H7NO2+7O2→5CO2+NO3-+3H2O+H+在上面的方程式中,C6H7NO2是细胞组织的元素组成。
该方法具有降解程度高、无臭稳定、易脱水、含肥量高、操作管理简单、基建费用低等优点。但运行成本高,消化污泥量少,降解程度随温度波动大。
堆肥技术的讨论始于1920。堆肥系统可分为三类:条形堆肥系统、静态好氧堆肥系统和设备堆肥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能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肥效。堆肥后可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嗜冷菌和嗜热菌好氧分解有机物的稳定过程。它的特点是能产生一定的热量,高温持续时间长,不需要外部热源也能无害。堆肥的一般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个过程: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后处理。
堆肥后,污泥的性质得到改善,含水率降低(40%以下),变得疏松、分散、细粒状,能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石灰稳定技术石灰稳定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加入石灰并保持一定pH值一定时间的条件下,可以杀死传染菌,防止和抑制臭味。
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处理后易脱水。污泥的最终处置可以是农业或卫生填埋。
把污泥发酵成有机肥,如果加入一些牛粪,就会发酵成优质有机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加菌。1 kg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可发酵约4吨污泥+牛粪。
需要按重量比添加30-50%左右的牛粪、秸秆粉、蘑菇渣、花生壳粉、稻壳、锯末等有机物,以便调节通风。如果加入稻壳和锯末,由于其高纤维素木质素,发酵时间应延长。
菌种稀释:每公斤发酵剂中加入5-10公斤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品),搅拌均匀稀释,然后均匀撒入料堆中,使用效果会更好。2.堆:准备好材料后,边铺菌边堆。桩的高度和体积不能过短或过小。要求:桩高1.5-2m,宽2m,长2-4m。2.搅拌均匀,通风。
金宝贝肥料发酵剂需要良好的(耗)氧发酵,适当增加供氧措施,搅拌均匀,勤翻,通风。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产生异味,影响效果。
4.湿气。发酵物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断:紧紧握住一把材料,看到手指间有水印,不滴水,落地时散开为宜。水分少导致发酵慢,水分多导致通风不畅,也会导致“腐败菌”工作,产生异味。
5.温度。起始温度应在15℃以上(四季均可操作,不受季节影响,冬季宜在室内或温室内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70-75℃以下。
6.完成。第二天到第三天温度达到65℃以上,就要翻船了。一般一周内即可完成发酵。物质呈深棕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说明发酵完成。
如果木屑、锯末、稻壳等辅料过多,应延长发酵时间,直至完全分解。发酵有机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长,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5.污泥处理的处理步骤
剩余活性污泥-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剩余的活性污泥泵入污泥浓缩池沉淀,上清液排入回流管进行污水再处理。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从99。%到94%。如果日处理量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可以考虑污泥消化,日处理量小的污水处理厂消化系统就没有了。
污泥一般采用板框机、带式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经过含水率为94%的脱水设备处理后,干泥饼含水率可达到80%以下。
然后由污水处理厂送往填埋、污泥堆肥、焚烧等处置措施。
6.污水处理知识,要具体、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四大类: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常见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有五种: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和湿地处理。好氧处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厌氧处理:各种厌氧消化方法。
一级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沉淀或气浮等各种处理单元去除水中呈层状或乳化状态的悬浮物和油类污染物。
二级处理:主要是一个生物过程,去除一次水中溶解的BOD,进一步去除悬浮的固体物质,在某些情况下还去除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
三级处理:处理方法有化学处理和过滤,主要去除悬浮物和营养物质。
7.污泥处理和处置有什么区别?
污泥的处置是指给污泥一个最终的归宿:要么作为肥料施于农田、绿化等土壤,成为土壤的一部分;要么将其作为资源利用,形成有用的材料,如铺路渣、水泥、制砖等。要么填埋,没有任何用途,浪费土地资源,弃之不用。
任何不能达到最终安置的过程都可以算作处理。比如污泥堆肥,杀菌固化,可以产生安全的肥效;焚烧最终会产生灰分,灰分占原干物质的40%以上,应考虑填埋或利用;干化是去除泥饼中的大部分水分,节省运输费用,减少占地和支付较少的填埋费用,并为其他最终处置方案提供减量化、卫生化和经济化的条件。
8.污泥处理和处置
关于污泥的处理,首先要分析污泥的种类。
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有以下处理工艺:脱水、污泥干化、碳化、焚烧、熔融、填埋。
目前国内工艺只是通过物理手段实现脱水。目前市场上有各种脱水机,大部分都是靠电能运行的。通过脱水,城市污泥的含水率可以降低到80%~85%左右,如果加入大量的高分子材料和石灰进行掺混,含水率可能会更低。
干燥处理属于相对较新的领域。蒸汽、热空气、烟气等热源可以进一步蒸发水分,降低污泥的含水量。一般来说,污泥的臭味可以大大降低到40%以下,当然也可以降低到20%甚至更低,但是能耗比较高。
碳化属于高热值污泥的商品化。有高温碳化、中温碳化、低温碳化技术,当然低温碳化能耗最低;热源是化石燃料。不是所有的污泥都能碳化。碳化一般是干燥后的一个过程。碳化产品通常可以作为燃料重新使用。碳化重金属的固化还有待研究。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