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详细介绍一下惠州?

`惠州

市场情况简介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毗邻南海大亚湾,毗邻深港。它是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最近的城市。惠州属于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即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223.6公里,是广东省最大的海洋城市之一。常住人口321,000人。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岭南名县”、“粤东门户”之称。从唐朝到近代的1000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访问过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徽州居住三年,孙中山和周恩来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廖、邓、叶挺、曾升等民主人士和革命家都来自徽州。

惠州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全市有900多个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景点,属于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他们将山、河、湖、海、泉、瀑、林、溪、岛融为一体,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中6处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

早在十年前,惠州就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硬投资环境40强”、“综合实力50强”行列,良好的投资环境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近两年来,惠州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惠州的环境优势更加凸显。目前,惠州已形成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航道距香港仅47海里,可建设30多公里深水岸线,年吞吐量654.38+2亿吨。目前已建成2个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个3.5万吨级原油天然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15万吨。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即将建成通车的惠澳(惠州港)铁路将与京九、广梅汕铁路相连,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陆桥格局。在建的颜回、神山、广惠、惠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里程7211km,公路密度65km/100km2。惠州距离深圳黄田机场1小时车程,距离广州白云机场仅2.5小时车程。全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73.2部,多条穿过中国的国家一级光纤干线与国内通信网相连,构建了发达的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网。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吨,输变电能力是53个主变容量超过200万千伏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州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培育了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和侨兴、沈复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建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沈复衬衫、德赛、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机、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知名品牌。建立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引进美国通用汽车、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中国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和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R&D基地,逐步形成了以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工业总产值654.38+0.2654.38+0.63亿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543.8+00亿美元,设立外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目前,惠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和激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和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先进电器产品和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

2002年6月5日至10月,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总投资为43亿美元,外方投资者是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正式投产。这个项目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预计未来5-10年,该项目将为惠州带来600-1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惠州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格局,必将对惠州乃至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目前,惠州正在加紧规划实施三大战略经济区。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数字信息企业为内容,建设数字信息产业区,壮大数字信息产业。二是以建设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落户为契机,带动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带,发展文化产业。三是依托惠州港口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辟沿海重化工业带,发展沿海经济,打造惠州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惠州政治上是相通和谐的,蓄势待发。市委、市政府正抓住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迅速掀起新的发展浪潮,全面推进现代化石化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委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惠州建成“四基地一中心”,即数字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石化加工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度假观光基地、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1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600美元。同时,全面推进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力争2003年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2005年左右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3-5年内将惠州建设成为文明生态城市,逐步获得“中国人居奖”、“人居奖”和“国际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城市建设

2005年,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惠阳区和大亚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惠城区完成汤唯街等一批内街改造,下角东江大桥建设和东新桥拆迁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36.5438+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57公顷;有696辆公共汽车和975辆出租车在运营。实际铺筑道路面积10758000平方米,铺筑道路总长814.50公里;供水管道总长2372.4公里,排水管道总长862.72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9.5万立方米/日,总供水量20468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746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总供应量为114000吨,其中居民消费为103000吨。

科学教育、文化和健康

2005年考上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1534人,比上年增加1064人,增幅为10.2%。高中毕业生入学率为87.2%;初中毕业生(含升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升学率为71.1%;小学毕业生入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48万人,增长10.9%,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2.54万人,增长17.3%。2004年共有33项科学技术奖。全年申请专利1109件,授权专利68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9.9%和27.8%。全市参加科协各类活动人数达28.82万人,比上年增长85.2%。全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1家。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562亿元,增长16%。城市综合信息化指数为66.2%。

截至2005年底,县级以上共有6个艺术表演团体、89个群众文化机构、5个公共图书馆和5个博物馆。有5个广播频道,6个电视频道,15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广播人口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2%和96.7%。到年底,全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26.38万户,娱乐歌舞厅257家,网吧232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14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529张,卫生技术人员120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22人,注册护士3872人。建立了183个城市社区服务设施,72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新农合覆盖率达到61.6%。

2005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62枚奖牌。其中,在亚运会上获得3枚金牌;获得4枚国家级金牌;在省赛中获得7枚金牌。年底,这个城市有39个体育场。全年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次,有25000名运动员参加。

贸易旅游

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1.51亿元,增长1.8%。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0.99亿元,增长18.3%;县以下零售额70.52亿元,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21566万元,增长18.5%;餐饮业35.85亿元,增长65.438+05.0%。汽车产品全年营业额23.48亿元,增长33.4%;石油产品零售额265438+8200万元,增长35.7%;人人乐、万家、丽日、百佳超市零售额合计9.28亿元,增长24%。

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增长33.4%;住宿游客接待459.8万人次,增长30.6%,其中国内游客380.02万人次,增长65.438+08.4%。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29.68万人次,同比增长31.1%;出境旅游人数15400人,同比增长7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94亿元,增长2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543.8+650亿美元,增长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