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茶简介

纽约的茶商托马斯·沙利文(Thomas Sullivan)经常向潜在客户寄送茶叶样品。为了降低成本,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几个小丝袋里放一点松散的茶叶。当时一些没做过茶的顾客收到那些丝袋后,往往因为不太清楚泡茶的程序,就砰的一声扔进开水里。但渐渐地,人们发现这样包装的茶叶方便好用,逐渐形成了用小袋包装茶叶的习惯。有人向他建议,丝绸包太细,他就换成了棉纱布,正式商业销售。1903年,沙利文申请了茶包专利,到1920年,茶包在美国餐饮业得到广泛应用。

原来的茶包用的是丝袋,价格不菲。后来,波士顿商人威廉·赫曼森(William Hermanson)发明了一种耐热的纸纤维茶包,在材质上更接近现代茶包。一开始,这些美国茶包都是单袋形的。由于它们的形式简单,包装机械简单,当这些茶包放入水中时,茶叶会集中在茶包中,冲泡速度非常慢。后来有人把茶叶放进中间折成W形的双袋茶包里,发现可以加快热水泡茶的速度。1949年,德国Teepack公司以此理念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双袋茶叶包装机。此后,这种包装在欧洲开始流行,一些老牌茶商如twinning和Whittard也采用了这种包装。

在约瑟夫·泰特利于1953年将袋泡茶引入英国之前,袋泡茶已经在美国市场盛行了几十年。原来的茶包都是简单的方形和单袋形状。这些茶包放入水中,茶叶会集中在茶包里,冲泡速度很慢。但由于其形式简单,机械简陋,仍被大多数商家使用。

随着花果茶的流行,普通茶包由于空间小,无法容纳果粒和花瓣的膨胀,市面上开始出现钻石茶包。顾名思义,钻石茶包就像一颗钻石,正四面体结构,用食品级尼龙包装。这种袋泡茶外观精致,袋内空间大,有利于香气散发,还可以观看茶叶的形态变化,是未来袋泡茶的主流趋势。但是钻石茶包加工成本高,很少有工厂能生产。所以大部分用在更高端的产品上。在中国的所有7个会谈都使用钻石茶包。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形状的茶包。在钻石茶包的基础上做一些夸张的调整。这种茶包虽然外观新颖有趣,但加工极其复杂,很少有品牌采用。茶包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降低或提高茶叶的品质,而是为了方便携带和冲泡,更注重方便性。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损害了茶叶的外观。但是对于出门在外的爱茶人士来说,袋泡茶也有它的好处。

其实袋泡茶和茶叶就像方便面和手工面的区别一样。

喝茶方面,茶叶还是略胜茶包。

爱茶的人一般不会用茶包泡茶,因为里面全是茶粉,没有那种香头和杯中茶的美感。

如果只是一般的解渴,用茶包泡茶方便,容易清洗。如果要用牛奶泡茶,用茶包,喝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