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

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8年6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是该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曲阜宇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联合上海宇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龙临床检验中心、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单位,组成“产-学-研-用”联盟,由多位院士、行业权威专家和国外著名学者担任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成员,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抗原和标记抗原、抗体和标记抗体、新型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仪器和软件、免疫诊断系统标准化、免疫诊断试剂临床应用、免疫诊断蛋白标志物筛选等一系列R&D平台。,将成为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加强产业技术供给、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R&D的重要保障,凝聚和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

——攻克免疫诊断试剂行业核心技术关键问题,开展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开发重大设备样机和关键部件,发展产业技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研究产业技术标准,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推广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围绕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和细胞因子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杂交瘤技术、噬菌体展示等技术,开展免疫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实验研究,开发多品种、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重组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断,采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和飞行时间质谱的诊断标志物筛选技术,筛选新的诊断标志物,尤其是早期诊断标志物;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技术、高通筛选技术(多靶蛋白芯片筛选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抗原表位的快速研究和筛选。

——开展免疫诊断试剂关键技术——标记免疫分析的实验研究,发展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等通用标记免疫分析和基因工程标记技术、元素标记技术、纳米粒子标记技术等新型标记免疫分析。

——免疫诊断试剂生产和保存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优化点样液、包被液、封闭液、蛋白稳定剂和保护剂的配方,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研制了免疫诊断试剂反应、检测和生产的重大自动化装备,包括全自动免疫反应检测仪器,以及生产用的取样仪器、芯片流水线和配套软件,提高了精度和稳定性,替代了进口设备,实现了反应、检测和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针对我国短缺或技术相对落后的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细胞因子等重大疾病相关诊断试剂,利用免疫PCR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等新技术研发免疫诊断试剂新品种,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研究制定了规模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为后续工程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建成一支70人的技术队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20余人。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已完成7个R&D平台的设备引进、安装调试,形成R&D能力;开发重组抗原表达技术、抗原(肽)库和抗体库技术、抗原抗体标记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免疫诊断小分子标志物筛选技术等技术。

依托R&D团队和技术平台,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取得了多项丰硕的R&D成果:

(1)针对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等五大疾病,开发了30个抗原、30对抗体、10个标记抗原和20个标记抗体,建立了大容量重大疾病抗原(肽)库和大容量多样的重大疾病检测抗体库,完成了两个哺乳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产品。

(2)完成了9个免疫试剂盒、2个酶联免疫斑点检测试剂盒、3个免疫PCR检测试剂盒和3个免疫芯片的研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3)研制了全主动免疫芯片检测系统样机、免疫芯片点样器、免疫芯片点样器和流水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4)筛选出8个具有临床意义的免疫诊断标志物,建立免疫诊断试剂标准临床检验方案,完成3个标准品、对照品、校准品和质控品的研制;

(5)申请专利超过1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