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方人,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熟练?世界上公认的公司很多,中国却缺乏核心竞争力?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企业:死得太快了!

首先你要知道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中国集团企业只有7-8年,与欧美企业40年、日本企业58年的平均寿命相差甚远。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东京商工研究所的数据,日本有15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多达21666家,明年还有4850家将满150岁,后年还有7568家将满150岁。

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企业是六必居,成立于1538,其次是1663的老剪刀品牌张小泉,还有陈李济、广药同仁堂、王老吉三家企业。150年以上的老店,中国只有5家。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体大小的传承其实已经大大减少了。

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集团企业只有7-8年,与欧美企业40年、日本企业58年的平均寿命相差甚远。

日本素有“工匠之国”的美誉,其企业集团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机箱是几百年来一大批各有所长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员工不到100人,却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许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些中间产品和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有许多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人天生追求极致的完美、严谨、坚持、卓越,不会在认为自己技术不够完美的时候拿出手来。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在三个指标上居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居世界第一;二是企业主导的R&D资金占R&D总资金的比例居世界第一;第三,日本的核心科技专利占全球的80%以上。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的技术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经济不仅仅是简单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地运营。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基础建设上还有很大差距。日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仅是表面的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更多的是很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它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靠炒房地产,炒金融,吹it泡沫。还需要学习日本人的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育扎实的产业来支撑。

日本企业长寿的原因有很多。日本长寿企业做的比欧美好。日本企业讲究战略,注重长期投资和利润回报,时刻考虑几十年后的市场定位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