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使用什么原理?
磁悬浮列车有三个基本原理:
第一个原理是,当金属附近的磁场发生变化时,金属上的电子会移动,产生电流。
第二个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在导线或一块金属中流动时,就会产生磁场。通电的线圈变成了磁铁。
第三个原理是磁铁会相互作用,同极性会相互排斥,不同极性会相互吸引。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组成。虽然可以使用不依赖磁力的推进系统,但是在目前的大部分设计中,这三个部分的功能都是靠磁力来完成的。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非接触悬浮和导向,然后由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驱动列车。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约翰逊提出了电磁悬浮的原理,随后申请了专利。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交通系统的研发,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满足自身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