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学渣获得诺贝尔奖后在16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
有个大叔,大学的时候是个“校渣”。如果他今年四十多了,依然是最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微薄。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位43岁的学渣获得诺贝尔奖后,在16做了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就在2002年,田中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说的是英语,田中只听懂了两个字:恭喜和诺贝尔。这个时候田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熟人相信田中会和世界级大奖有什么关系。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最后,大批记者立刻包围了田中的制作室。他还穿着实验用的蓝色工作服,笨拙地走上了大会的讲台。这时,妻子不合时宜的电话打来了,会场里回荡着丁的声音。闪光灯还没停,大叔却尴尬地接了电话。尴尬的画面随着直播传遍全国,观众被田中逗乐了。田中非常生气。且不说抢头条,社交网站都在热烈讨论这位“平民科学家”。原来,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年大叔也成为了励志楷模,在经济低迷时期激励着日本。
但田中自己却陷入了悲哀:他认为这是一场意外,觉得自己根本不配得奖。田中因为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而获奖。简单来说,田中添加甘油作为缓冲剂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首先是因为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不知道大分子不能这样分析;其次,他只是不小心把甘油倒进去了,由于他习惯节俭,舍不得扔掉,误做了专利...
其实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偶然,也是因为我的智慧和运气!